中秋節的詩句——《山中夜來月》
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
出自金代詩人元好問的《倪莊中秋》
強飯日逾瘦,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
賞析
不想吃飯身體日漸消瘦,穿著平破爛的衣服,秋天的寒意不知不覺中到來,不知不覺中慢慢的回憶童年。那時候怎么知道人生的艱難,早上的露氣飄進茅屋,在沙灘邊能聽到溪水的聲音。每每到了晚上月亮(山中)就出來了,到了黎明也從沒有看過一眼。
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思佳客閏中秋丹桂花開第二番。東籬展卻宴期寬。人間寶鏡離仍合,海上仙槎去復還。分不盡,半涼天。可憐閑剩此嬋娟。素娥未隔三秋夢,贏得今宵又倚闌。鑒賞作者:佚名《思佳客》,即《鷓鴣天》,首見于北宋宋祁之作,至晏幾道填此調最多。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出自北宋詩人晏殊的《中秋月》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賞析夜幕降臨,云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
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懷》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賞析月光將中庭的地照得象鋪上了一層薄霜,樹上的寒鴉寂寞地站在枝頭,若有所思。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賞析詠月抒懷,早已成為古今中外人筆下永恒的主題。
出自盛唐詩人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賞析前兩聯睹月興感,用象征團圓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
出自晚唐詩人李商隱的《霜月》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賞析此作年無考。馮《注》以為艷情詩。僅從文本看,詩寫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靜態描寫,而借神話傳說宛言月夜冷艷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