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了望世界的窗口。書,是知識的源泉,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要獲得知識,就必須多讀書。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就必須不斷讀書,不斷充實自己。
書越讀越多,越讀越有興趣。我感覺多讀書至少有以下四點好處:
一是多讀書可以增長知識,提高能力。古人云,“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不吃飯則饑,不讀書則愚”。讀書能增長知識,開闊眼界;能明白事理,增強能力。我原來只是把“加強學習”當作一句口號來喊,隨著看書多一些后,才真正發現讀書的意義。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就會產生不同的處理方式。同樣的工作,有的人能思路清晰、有條不紊處理得很好,有的人就不得要領,亂干一氣,結果忙了半天沒有實效。我以為,這也是不學習、思想膚淺、理解能力低的表現。只有多讀書,通古今,曉四方,提高理解能力,才能正確分析問題,才能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來解決問題。
二是多讀書可以陶冶情操,自信從容。我經常會把把空閑時間留給書本,比如利用送孩子去培訓班之后的時間看書。最好是找個安靜的書屋,可以喝點茶,手捧一本喜歡的書,坐在靠窗邊的椅子上,安安靜靜地品味書中的滋味。這時候,我的內心是充實的而滿足的。讀書可以使人從無知到有知,從有知到深知;讀書可以使人更加理性,不為喧囂繁雜的世事所干擾,不為一時一事的得失而喜憂。
三是多讀書可以修身養性,溫文爾雅。其實,我喜歡讀書也不是天生的。曾經跟一位大學教授聊天時候的一句話在我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說“一個人讀多少書是寫在臉上的”。當時,我對照檢查了一下,感覺我臉上肯定是寫著沒有多少文墨、很膚淺的樣子。我多么希望自己讓人看起來是氣質高雅,富有書卷氣的樣子啊。我們知道: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多讀書就可以讓人感覺知書答禮,頗有風度。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同樣年齡段的人,大學教授和一般職工總是讓人一眼就能分辨出來。主要是氣質的不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四是多讀書可以文采飛揚,富有靈感。我們都是機關工作者。能說會寫是對我們的基本要求。這就要求我們要多讀書。不讀書,寫作時就可能無從下筆或言之無物,語言空洞乏味,沒有魅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得多了,駕馭文字的能力強了,想要表達的思想就能流暢的表達出來。多讀書,還能使人在寫作的時候,多運用一些書中的好詞好句和生活哲理,讓人覺得富有文采,美感,增加文章的可讀性。
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這樣評論讀書:“最有益的消遣方式是讀書,千千萬萬的人都能從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中找到精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