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現場準備
①救護者防護準備。急性中毒發生時,毒物多由呼吸系統或皮膚進入體內。因此,救護人員在搶救之前應做好自身呼吸系統和皮膚的防護。如穿好防護服,佩帶供氧式防毒面具或氧氣呼吸器。否則,非但中毒者不能獲救,救護者也會中毒,使中毒事故擴大。
、谇袛喽疚飦碓础>茸o人員進入現場后,除對中毒者進行搶救外,還應認真查看,并采取有力措施,如關閉泄漏管道閥門、堵塞設備泄漏處、停止輸送物料等,切斷毒物來源。對于已經泄漏出來的有毒氣體或蒸氣,應迅速啟動通風排毒設施或打開門窗,或者進行中和處理,降低毒物在空氣中的濃度,為搶救工作創造有利條件。
、壑卸菊呒本葴蕚。救護人員進入現場后,應迅速將中毒者移至空氣新鮮、通風良好的地方。在搶救抬運過程中,不能強拖硬拉以防造成外傷,使病情加重。松解患者衣領、腰帶,并仰臥,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要注意保暖。
迅速脫去被毒物污染的衣服、鞋襪、手套等。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徹底清洗被毒物污染的皮膚。要注意防止清洗劑促進毒物的吸收,以及清洗劑本身所致的吸收中毒。對于黏稠性毒物,可用大量肥皂水沖洗(敵百蟲不能用堿性液沖洗),尤其要注意皮膚皺褶、毛發和指甲內的污染。對于水敏性毒物,應先用棉絮、干布擦掉毒物,再用清水沖洗。
若毒物經口入胃引起急性中毒,對于非腐蝕性毒物,應迅速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或1%~2%的碳酸氫鈉溶液洗胃,而后用硫酸鎂溶液導瀉。對于腐蝕性毒物,一般不宜洗胃,可用蛋清、牛奶或氫氧化鋁凝膠灌服,保護胃黏膜。
令中毒患者吸氧。若患者呼吸停止或心跳驟停,應立即施行復蘇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