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它們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海嘯、臺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以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和能力,人們還無法阻止自然災害的發生,也無法抵御自然災害的破壞。但是完全可以根據自然災害發生的規律和特點,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盡量地減少損失。
1. 雷電災害與防范
雷電是大自然中靜電放電過程,是雷云接近大地時,產生云和云之間以及云和大地之間放電,迸發出光和聲的現象。雷電是常見的自然現象,它實質上是天空中雷暴云的火花放電,放電時產生的光是閃電,閃電使空氣受熱迅速膨脹而發生的巨大聲響是雷聲,雷雨天容易遭受雷擊,致人受傷甚至死亡。
2. 暴雪、冰雹災害與防范
暴雪、冰雹比較常見,雖然不一定會形成災害,但也應注意保護自己:
暴雪天,要注意添加衣物,注意保暖;要減少室外活動,避免凍傷。
下冰雹時,應在室內躲避;如在室外,應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護頭部,并盡快轉移到室內,避免砸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