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袤無垠的大草原,曾造福于世世代代的人們——為畜牧業提供資 源、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然而,現實的草原狀況卻令人擔憂。我國現有草地3.9億公頃,僅次于澳大利亞,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草地 僅0.33公頃,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我國草地質量不高,低產草地占 61.6%,全國難以利用的草地約占總面積的5.57%;生產能力低下,分別為澳大利亞、美國、新西蘭草地生產能力的1/10、1/20和1/80;退化嚴重,90%的草地已經或正在退化,其中中度退化程度以上(含沙化、堿化)的達1.3億公頃,并且以每年200萬公頃的速率遞增。北方和西部牧區退化 草地已達7000多萬公頃,約占牧區草地總面積的30%。造成這種危機的原因有過度載畜、過度放牧、氣候干旱以及人為破壞,如摟發菜、挖藥材、開礦和采樵等。我們應該積極宣傳草地資源的危機,拒絕消費發菜等對草原生態造成破壞的產品,制止破壞行為,從科技角度提高草場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