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王孫》,詞牌名。或名《念王孫》。此調創自宋人秦觀,取詞句“萋萋芳草憶王孫”末三字為調名。據清人毛先舒《填詞解》云:《北里志》載天水光遠題楊菜兒室有“萋萋芳草憶王孫”句,蓋秦詞襲用此旬。秦觀創此調后,宋元人多照此填詞。《梅苑》詞名《獨腳令》;謝克家詞名《憶君王》:呂渭老調名《豆葉黃》陸游詞有“畫得娥眉歸舊時“旬故名《畫娥眉》;張輯詞有“幾曲闌干萬里心”句,故名《闌干萬里心》;另有名《怨王孫》者,雙調54字,見于《復雅歌詞》,與以上單調者絕然不同。
這里只介紹單調五句31字而句句押平聲韻的一例。
唐孫棨《北里志》謂天水光遠以題楊萊兒室,有"萋萋芳草憶王孫"句。宋秦觀《憶王孫》詞,全用其句,因以為名。又名《獨腳令》﹑《憶君王》﹑《豆葉黃》﹑《畫蛾眉》﹑《闌干萬里心》﹑《怨王孫》。單調,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韻。亦有雙調,五十四字,仄韻,見《復雅歌詞》。參閱《詞譜》卷二。
曲牌名。屬北曲仙呂宮。字數與詞牌前半闋同。北曲仙呂宮又有《一半兒》,與此曲相仿,僅末句改七字為九字,"一半兒"三字重復出現。參見"一半兒"。
詞牌格律
⊙○⊙●●○△,⊙●○○⊙●△。
⊙●○○⊙●△,●○△,⊙●○○⊙●△。
符號:○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代表作品
憶王孫
【宋】秦觀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
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