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語故事-義無反顧成語故事
義無反顧形容為正當(dāng)?shù)氖聵I(yè)而勇往直前,比喻抱定必須完成的信念。那么這個成語怎么來的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guān)于義無反顧成語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義無反顧成語故事
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的一位才子,不但會擊劍撫琴,更擅長寫詩作賦。他的才華深得漢武帝賞識,因此把他留在自己身邊做官。這個時候,剛巧趕上鄱陽令唐蒙在修治西南蜀道。唐蒙征集了很多的民工,還把他們的首領(lǐng)給殺害了。這引起了巴蜀人民的不安和驚恐,于是發(fā)生了一場騷亂。這件事傳到漢武帝那里后,他立即派司馬相如去安撫民眾。為了給巴蜀人民一個交代,漢武帝還要司馬相如寫一篇文告,向他們好好作一番解釋。司馬相如照漢武帝的吩咐寫了一篇文告,其中有這樣的一段話:“調(diào)集民夫、士兵修筑道路是應(yīng)該的,但是驚擾了大家并不是陛下的本意。士兵作戰(zhàn)的時候,應(yīng)該迎著刀刃和箭鏑而上,絕不容許回頭看,寧肯戰(zhàn)死也不能轉(zhuǎn)過腳跟逃跑。你們應(yīng)該從長計(jì)議,急國家之難,盡人臣之道。”司馬相如處理這件事的方式非常得當(dāng),騷亂很快就被平息了,修路的工程又得以順利進(jìn)行下去。漢武帝因司馬相如辦事得力,非常滿意,便拜他為中郎將,輔佐自己。 才子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字長卿,蜀郡成都(今屬四川)人。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創(chuàng)作了《子虛賦》,后受到武帝賞識,受到召見。“賦”產(chǎn)生于戰(zhàn)國末期,流行于漢代,是介于詩歌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學(xué)體裁。它講究文采、韻節(jié),重視鋪陳描寫,多采用主客問答形式,西漢初形成特定體制。司馬相如的賦代表著西漢辭賦的最高成就。
千軍萬馬成語故事
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命大將陳慶之率軍伐北魏,陳慶之一路所向披靡,一直攻打滎陽城下,他鼓舞士氣,以7000人戰(zhàn)勝魏軍30萬人,直向洛陽。他的將士身著白色戰(zhàn)袍,十分威武。魏人感慨:“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大公無私成語故事
春秋時,晉平公有一次問祁黃羊說:“南陽縣缺個縣長,你看,應(yīng)該派誰去當(dāng)比較合適呢?”祁黃羊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叫解狐去,最合適了。他一定能夠勝任的!”平公驚奇地又問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么還要推薦他呢!”祁黃羊說:“你只問我什么人能夠勝任,誰最合適;你并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辦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稱頌他。
過了一些日子,平公又問祁黃羊說:“現(xiàn)在朝廷里缺少一個法官。你看,誰能勝任這個職位呢?”祁黃羊說:“祁午能夠勝任的。”平公又奇怪起來了,問道:“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怎么推薦你的兒子,不怕別人講閑話嗎?”祁黃羊說:“你只問我誰可以勝任,所以我推薦了他;你并沒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當(dāng)上了法官,替人們辦了許多好事,很受人們的歡迎與愛戴。
孔子聽到這兩件事,十分稱贊祁黃羊。孔子說:“祁黃羊說得太好了!他推薦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標(biāo)準(zhǔn),不因?yàn)樗亲约旱某鹑耍嫘钠姡悴煌扑]他;也不因?yàn)樗亲约旱膬鹤樱氯俗h論,便不推薦。像黃祁羊這樣的人,才夠得上說“大公無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