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看的成語故事文字版
成語故事是我們民族語言中經(jīng)過千錘百煉而形成的一部分精煉、形象、富于表現(xiàn)力而又寓意深刻的語言材料,它言簡意賅,耐人尋味,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幼兒看的成語故事文字版。
幼兒看的成語故事文字版1:有備無患
春秋時,晉悼公當(dāng)了國君以后,想重振晉國的威名,像他的先祖晉文公一樣,稱霸諸侯。這時,鄭國是一個小國,一會兒和晉結(jié)盟,一會兒又歸順楚國。
晉悼公很生氣,公元562年,他集合了宋、魯、衛(wèi)、劉等11國的部隊出兵伐鄭。鄰簡公兵敗投降,給晉國送去大批禮物,計有兵車一百輛,樂師數(shù)名,一批名貴樂器和十六個能歌善舞的女子。
晉悼公很高興,把這些禮物的一半賞賜給魏絳,說:“魏絳,是你勸我跟戎、狄和好,又安定了中原各國;八年來,我們九次召集各國諸侯會盟。現(xiàn)在我們和各國的關(guān)系,就象一曲動聽的樂曲一樣和諧。鄭國送來這么多禮物,讓我和你同享吧!”
魏絳說:“能和狄、戎和好相處,這是我們國家的福氣,大王做了中原諸侯的盟主,這是憑您的才能,我出的力是微不足道的。
不過,我希望大王在安享快樂的時候,能夠多考慮一些國家的未來。《尚書》里說:“在安定的時候,要想到未來可能會發(fā)生的危險;您想到了,就會有所準(zhǔn)備,有所準(zhǔn)備,就不會發(fā)生禍患。’我愿意用這些話來提醒大王!”
幼兒看的成語故事文字版2:一字千金
戰(zhàn)國末期,大商人呂不韋做了一筆中外歷史上最大的投機(jī)生意。他不惜巨資,把作為人質(zhì)的異人立為秦國國君。異人當(dāng)了秦王之后,為報答呂不韋的恩德,封呂不韋為丞相,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人物。由一個商人搖身一變成了進(jìn)退百官的權(quán)威,朝中的大小官員嘴上不說,心里卻很不服氣。呂不韋也知道他的政治資歷太淺,人們可能在私下議論,他覺得提高聲望是讓人們服氣的最好辦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時竟想不出什么好辦法來。呂不韋為這件事大傷腦筋,召集門客進(jìn)行商議。
有的門客建議呂不韋統(tǒng)兵出征,滅掉幾個國家,立下赫赫戰(zhàn)功,以此來樹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對說:這辦法有百害無一利,即使把仗打勝了,回來也升不了官,因為沒有比丞相還高的職務(wù)了。重要的是戰(zhàn)爭風(fēng)險太大,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萬一戰(zhàn)爭失利,結(jié)果會適得其反。
有人說:我們知道孔子的學(xué)問很好,那是因為他寫了部叫《春秋》的書;孫武能當(dāng)上吳國的大將,是因為吳王看了他寫的《孫子兵法》。我們?yōu)槭裁床荒軐懖繒,既能揚名當(dāng)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呂不韋認(rèn)為這個辦法很好,命令門客立即組織人員撰寫。
呂不韋當(dāng)時有三千門客,很快寫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書名為《呂氏春秋》。書寫成后,呂不韋命令把全文抄出,貼在咸陽城門上,并發(fā)出布告:誰能把書中的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甚至改動一個,賞黃金千兩。
布告貼出許久,人們畏懼呂不韋的權(quán)勢,無人來自討沒趣。于是一字千金便流傳至今。
幼兒看的成語故事文字版3:犬牙交錯
漢高祖劉邦為了鞏固政權(quán),建立漢朝后首先廢除了秦朝苛刻的政治制度,安定老百姓的生活,其次,消滅了那些異姓的諸侯王,重新封了許多劉姓子弟為王,代代相傳。他以為這樣一來就可永保劉家的江山。
誰知剛傳到第三代漢景帝,這些劉姓王的勢力已經(jīng)開始大起來。他們憑借自己的實力,與中央王朝抗衡,對皇帝的指令假意應(yīng)付,或不理會。有的甚至暗暗謀算奪取皇位,過過做皇帝的癮。
有個叫晃錯的御史大夫,看出情況不對,立即上奏皇帝,要他采取措施削弱這些諸侯王的勢力,逐漸收回給他們的封地,來鞏因漢朝的中央政權(quán)。
那些諸侯王本來就想篡奪皇位,如今聽說皇帝要采取措施,便立即互相溝通,其中有七個諸侯王聯(lián)合起來,借口要“誅晃錯,清君側(cè)”。發(fā)動了武裝叛亂。
幸虧漢景帝及時調(diào)動軍隊,才平息了這次叛亂。可景帝并未吸取教訓(xùn),又分封屬地給自己十三個兒子,各為諸侯王。
這樣等到景帝的兒子漢武帝即位后,這些諸侯王的勢力又逐漸強(qiáng)大起來。
鑒于七王叛亂的歷史教訓(xùn),武帝決定限制這些諸侯王的勢力。諸侯王得到了消息,非常緊張,急忙去懇求武帝,說:“皇上,我們與您是至親骨肉啊!先王分封給我們的大片土地,像狗的牙齒那樣上下交錯,彼此嵌入,就是為了我們可以彼此支援,互相牽制,讓我們劉家的江山堅如磐石啊!你要收回我們的封地,那不是有負(fù)于先王的意愿嗎?”
漢武帝聽了,一時倒也說不出話來,他當(dāng)面安慰了他們,暗中采用手段,下令讓諸侯王把封地分賜給自己的子弟。這樣,原來十幾個大的諸侯國分成了許多的小諸侯國,削弱了割據(jù)勢力,鞏固了中央集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