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地理小故事
繁忙的學習中抽一些時間出來看下地理趣味小故事吧,讓自己的大腦放松一下,又可以學習一些東西,以下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的關于趣味地理小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趣味地理小故事篇一
水俁灣是日本一個秀麗如畫的海灣。多少年來,水俁鎮的漁民一直依靠豐富的海產生活。1950年,鎮上發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些貓忽然得了一種怪病,走起路來晃晃悠悠,四肢不斷抽筋,最后竟自己跳進海里淹死。人們覺得很新奇,但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沒過多久,當地有些居民也得了這種怪病,癥狀跟病貓十分相似,先是口齒不清,臉上毫無表情,走起路來東倒西歪,后來全身肌肉哆嗦,身體象弓一樣地彎起來,還發瘋似地大喊大叫,最后在極端痛苦的情況下死去,這種怪病就是聞名世界的水俁病。
人們對水俁病的發病原因,找了將近20xx年,解剖了不少病人和瘋貓的尸體,直到1969年才把真相搞清楚。原來,水俁鎮有一個氮肥公司,它在生產過程中采用汞作催化劑。這個公司排出的廢水和廢渣中就含有汞。汞進入動物體內,就會麻痹中樞神經,年深日久就會造成死亡。
水俁灣的海水常年被這種含汞的廢水廢渣污染,海里的魚、蝦、貝類都中了汞毒,海里生活著的各種生物組成了一個“食物鏈”——大魚吃小魚和小蝦,小魚、小蝦吃更小的浮游動物,浮游動物又吃浮游植物……海水中含汞的濃度雖然不高,但是經過“食物鏈”一環一環的累積到了大魚身上,隨著生物的抗藥性逐級增強,汞的濃度就比海水中提高了一萬倍到十萬倍,甚至上百萬倍。貓和人吃了含汞量較高的水產,就得了可怕的水俁病。
這種水俁病的發生,并非偶然,實是環境污染造成的。環境污染嚴重地破壞了自然界的資源和生態平衡,影響著生物的生活習性,威脅著人類生存。
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組成了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生物與環境之間、生物之間不斷進行著物質的循環和能量的流動,并且保持生態平衡。生態系統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凈能力,但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口不斷增長,工農業逐步實現了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環境問題也日漸加劇。
環境問題的產生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原因引起的,如各種自然災害和各種地方病的發生;二是人為原因引起的,這也是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如濫采濫用自然資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質;某些大型工程建設不當;城市人口不斷膨脹產生各種城市環境問題如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綠化面積減少、大氣、水、噪聲、固體廢棄物的污染等等。
水俁病就是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工業生產中排出的廢火、廢氣、廢渣(簡稱“三廢”)對環境的危害造成的。由于“三廢”破壞了海洋生態系統的天然自凈能力,破壞了海洋生態平衡,從而導致魚和人體健康受到影響。
人類向前發展,經濟不斷繁榮是歷史的必然。人類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造成了環境的污染,污染的環境又反過來危害人類。因此,我們必須注意保護環境,切實有效地消除環境污染,保護好我們生存所依賴的地理環境。
趣味地理小故事篇二
泰坦尼克號,在世界航海史上曾被驕傲地稱為“永不沉沒的巨輪”,該船船身相當于三幢半住宅大廈的長度,被歐美新聞界譽為“海上城市”。4月15日凌晨,它載著2207名旅客和船員作處女航時,同一座漂浮的冰山發生了僅僅為時10秒鐘的碰撞,便造成1513名旅客遇難的悲劇。這輝煌的首航竟給它帶來了葬身海底的厄運。
泰坦尼克號游輪于4月10日從英國南安普敦啟航開往紐約,登上這條船的富商大賈和英美兩國的社會名流,都想在這條嶄新的奇跡般的巨輪上逍遙自在地度過美妙的一周。甲板下面,低等客艙里乘坐的是數百名移民,他們要越過大西洋,到彼岸去開創新的生活。
最初幾天平安地過去了,但是到了到第四天,報務員收到了航行在前方的船只發出的緊急電訊,電訊提醒他們冰山異乎尋常地向南漂浮,已經到了附近海域。4月14日是星期天,泰坦尼克號又收到了同樣內容的緊急電訊,然而這些警告均未受到高傲的船員的重視,第一次收到的警報被丟到一邊,幾個小時沒有向船長報告,后來的兩次干脆沒有送交到指揮室。黃昏剛過,氣溫便開始驟然下降,盡管冰山臨近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泰坦尼克號卻既沒有改變航線也沒有降低航行速度。
夜幕降臨之后,愛德華·史密斯船長布置了警戒冰山的了望哨。23點40分了望臺上的人最先發現了冰山,值班軍官下令向右弦急轉彎。可是一切都太遲了,冰山已經將船弦外壁撞開了一條100米長的裂口。大多數旅客只是感覺到了輕微的震動,幾乎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隨船的工程師們經過察看后認定:該船已經無法挽救了。他們認為,如果船上的16個防水艙只有4個進水的話,船還可以浮在水上,但不幸的是有5個底艙的外壁被冰山撕裂了。三等艙里的旅客大都起了床,因為海水已將他們房間里的地板淹沒。報務員用莫爾斯電碼發出了最新規定的SOS呼救信號,在海難中使用這種信號還是第一次。午夜12點零5分,按照船長的命令救生艇開始下水。
旅客們并不清楚,在所有的救生艇上總共只有1178個座位,只能接納旅客總數的一半,但是按當時的法律規定,這種救生條件已經算相當充分了。起初,旅客當中并沒有發生恐慌,他們根本不相信會有什么危險,因為泰坦尼克號是“永遠不會沉沒的!”直到船體出現了危險的傾斜,他們才失去了先前的鎮定。婦女和兒童首先離船。頭等艙里的乘客優先登上了救生艇,在他們當中只有4名婦女在這次海難中喪生。在二等艙和三等艙里的272名婦女當中幸存下來的只有96人。有一段時間,三等艙通向甲板的門甚至都被鎖住了,以防下面的乘客涌到甲板上來。在越來越傾斜的甲板上,樂隊不停地演奏著拉格泰樂曲。
凌晨2點40分,泰坦尼克號幾乎在水中直立起來,然后便頭朝下沉入了3000米深的大西洋中。那些留在黑暗艙房里的移民們和泰坦尼克號一起葬身于海底,甲板上的人全被拋入了冰冷的海水,成了這條著名的冰海沉船的隨葬品。
造成這條豪華巨輪沉沒的冰山,其實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它是漂浮在極地海域的巨大冰塊。每年春夏時節,因氣溫升高極地海洋冰塊破裂而生成,在向溫帶、熱帶漂移時,逐漸消失。它們體積相差極大,大的冰山可達幾公里長,這樣的龐然大物,是海上行船的巨大威脅。
泰坦尼克號被撞沉,說明了自然界的力量是巨大的,人類切不可盲目自大,一定要對各種自然現象予以足夠的重視,不然就避免不了悲劇的發生。
趣味地理小故事篇三
從前,有個地主財迷心竅,為了錢財,他無惡不作。春末夏初的一天,阿凡提又看到這個財主跟窮人打賭詐騙錢財,阿凡提就在心里想著怎么樣來制裁財主。阿凡提對財主說:“你知道一晝夜有多長時間?”
財主不加思索地說:“一晝夜就是一天。這還用問?”
阿凡提說:“你說的不完全正確。有些地方,一晝夜不是一天,而是一年。”
王財主氣勢洶洶地說:“一晝夜在那都是一天,那里會有一晝夜是一年的地方!你敢跟我打賭嗎?”
阿凡提問:“賭多少?”
圍觀的人們也都議論著,一晝夜是一天,怎么會是一年呢?說起阿凡提,財主知道他聰明過人,但心想這小子老壞我的大事,今天一定要出出往日的窩囊氣。想到這里,財主冷笑一聲:“賭黃金百兩”!
阿凡提笑著說:“百兩就百兩。我愿立下字據為證,決不反悔。”
財主十分高興,當眾雙方立下打賭字據。觀眾都為阿凡提捏一把冷汗,一旦輸了,這百兩黃金到哪里去找?
阿凡提領著財主往北走啊走,一路上風餐露宿,寒冷、險情時刻威脅著他們。財主從未受過這等艱苦,但一想到百兩黃金,還是無奈地跟著阿凡提去冒險。走啊走,越走白天的時間越長。終于有一天,他們歷盡千辛萬苦來到了北極。一天、兩天過去了,太陽就是不落,財主很著急;五天、十天過去了,太陽仍然不落,財主疑惑起來;一月、兩月過去了,太陽還是不落,財主已經心灰意冷。最后,財主把帶來的干糧快要吃光了,太陽依舊不落,為了能活著回去,財主只好認輸。
人人都知道一晝夜等于一天,即24小時。為什么北極一晝夜就是一年呢?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繞太陽公轉。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運轉叫做自轉,地球自轉一周即一晝夜,有24小時。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叫做公轉,地球公轉一周即一年。地球公轉有個重要特征,就是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總是保持66.5°的夾角,而且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由于這個重要的特征,使得地球在繞日公轉的過程中,太陽有時直射在北半球,有時直射在南半球,有時直射在赤道上。一年之中,太陽的直射點總是在北緯23.5°和南緯23.5°之間來回移動。
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赤道,北極太陽全天不落。一天24小時都在白晝中度過。這就是極晝。以后,隨著太陽的直射點北移,北極極晝范圍逐漸擴大,到北半球夏至日,極晝擴大到北極圈。此后,太陽直射點不再北移,開始南移,北極極晝范圍開始逐漸縮小,到9月23日前后,太陽再次直射經過赤道后,北極的白晝時間才算結束。在這段時間里,愈靠近北極,極晝持續的天數愈多,北極的極晝持續天數達191天。在這期間,北極沒有黑夜,全是白天,也就是半年白天。
北半球秋分日以后,太陽直射在南半球,北極開始太陽終日不出。一天24小時都在黑夜中度過,這就是極夜。直到第二年北半球春分日以前,北極全在漫漫長夜中度過。愈靠近北極,極夜持續的天數愈多。北極持續的極夜天數為174天。在這期間,北極半年黑夜。
南極的情況與北極相反,只是白晝和黑夜天數與北極不同。所以,我們說南北兩極,一年就是一個大晝夜,半年白天,半年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