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岳麓書院對聯
岳麓書院培養的人才他們往往有一個共同特征:把圣賢與豪杰這兩種人格統一起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岳麓書院對聯,希望能幫到您。
岳麓書院對聯
1、前門對聯
千百年楚材導源于此
近世紀湘學與日爭光
橫批:千年學府
注:當代虞愚題外門。虞愚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2、赫曦臺對聯
合安利勉而為學
通天地人之謂才
注:清代左輔題赫曦臺
3、赫曦臺對聯
三湘雋士講研地
四海學人向往中
注:當代商鴻逵題赫曦臺
4、岳麓書院大門對聯
惟楚有材
于斯為盛
橫批:岳麓書院
注:清岳麓書院山長袁名曜、明經張中階題。
4、岳麓書院大門門廳對聯
治無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觀四海潮流,千秋講院;
學有因革,通變為雄,試忖度朱張意氣,毛蔡風神。
注:馬積高、曾曉滸題岳麓書院大門 。
5、岳麓書院二門對聯
納于大麓;
藏之名山。
橫批:名山壇席
注: 程頌萬題岳麓書院二門
6、岳麓書院二門過廳對聯
地接衡湘,大澤深山龍虎氣;
學宗鄒魯,禮門義路圣賢心。
注:清代山長羅典撰
7、岳麓書院三門對聯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業精于勤,而荒于嬉。
橫批:實事求是
注:近代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集聯
8、講堂對聯
岳麓書院傳千載
書院育材有良規
注:北京大學教授張岱年撰書。
9、講堂對聯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
沅生芷草,澧育蘭花。
注:馮友蘭撰書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馮友蘭撰書。
10、講堂對聯
一水長流池不涸
兩賢互磋道終同
注:當代陳榮捷題講堂。陳榮捷,美籍華人,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漢學家。
11、講堂對聯
院以山名,山以院盛,千年學府傳于古;
人因道立,道以人傳,一代風流直到今。
注: 當代周叔弢題講堂。周叔韜,愛國實業家,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務委員。
12、講堂對聯
是非審之于己,毀譽聽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數,陟岳麓峰頭,朗月清風,太極悠然可會;
君親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賢道何以傳,登赫曦臺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歸。
注:清代曠敏本題講堂。曠敏本,乾隆十九年(1754)受聘為岳麓書院山長,并撰書此聯。
13、教學齋對聯
業精于勤,漫貪嬉戲思鴻鵠;
學以致用,莫把聰明付蠹蟲。
注: 佚名題教學齋。
14、半學齋對聯
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
于世無偶,百代弦歌貫古今。
注:佚名題半學齋。
15、大成殿對聯
德冠生民,溯地辟天開,咸尊首出;
道隆群圣,統金聲玉振,共仰大成。
注:佚名題大成殿。
岳麓書院對聯及釋義
1、岳麓書院大門楹聯: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 橫批:岳麓書院
注:此聯大意是:楚地有人才,且在此地會聚。上聯是清代嘉慶年間任岳麓書院院長的袁名曜(峴岡)所出,語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晉實用之。下聯是當時書院的一位學生張中階所對,語出《論語•泰伯》: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此聯四言,簡約有力,氣勢非凡。袁名曜(?一1833)清嘉慶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任岳麓書院山長。張中階(生卒未詳)岳麓書院生徒。袁任山長時之某日,門人請其撰題大門聯,袁以“惟楚有材”囑諸生應對。正沉思未就,明經(對貢生的尊稱)張中階至,眾人語之,張應聲對曰:“于斯為盛”。這幅名聯就此撰成,書就懸大門。抗日戰爭中,被日機炸毀。現聯是1984年據歷史照片復制的。
2、岳麓書院大門門廳楹聯:
治無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觀四海潮流,千秋講院; 學有因革,通變為雄,試忖度朱張意氣,毛蔡風神。
——丙寅秋月曾曉滸書
注:馬積高、曾曉滸題岳麓書院大門 。馬積高(1925-- )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韻文學會常務理事。曾曉滸(1938-- )湖南師范大學美術系教授,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因革:因,繼承。革,革新。毛蔡:即毛澤東、蔡和森。
3、岳麓書院二門楹聯:
大門之后,宋元時為禮殿所在。明代嘉靖元年(1527)擴建文廟于院左,知府王秉始改建二門,后屢修繕。1868年(清同治七年)大修。抗日戰爭中被日機炸毀,夷為平地。1985年根據日本友人提供之照片資料復原重建。中三間開三門,石料門框,左右各一間過道,通往左有齋舍。五間單檐懸山,中三間開三門,花崗石門框,左右各辟過道通南北二齋。抗日戰爭期間被日本侵略者炸毀,1984年重建。
納于大麓,藏之名山。 橫批:名山壇席
注: 程頌萬題岳麓書院二門。程頌萬(1865--1932)湖南寧鄉人,字子大、鹿川,號十發居士。清末(湖南高等學堂)監督。善書法,長于篆、隸、楷。著有《程典》等。納于大麓:語出《尚書•堯典》:“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藏之名山:語出《史記•泰史公自序》:“仆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意為岳麓書院被浩瀚的林木所掩映,藏在地闊物博的岳麓山中。此聯語集句自然,貼切生動。是岳麓書院名家云集、人才輩出的真實寫照。
4、岳麓書院二門過廳楹聯:
地接衡湘,大澤深山龍虎氣; 學宗鄒魯,禮門義路圣賢心。
注:清代山長羅典撰。羅典(1719--1808)清乾隆四十七年至嘉慶十三年
(1782--1808),連任岳麓書院山長二十七年。此聯原掛大門前方石柱上,原件早失,1985年集歐陽詢字重刻,改掛二門門廳。大澤:語出《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澤、實生龍虎”。比喻此地多生非常之物。“鄒魯”是孟子、孔子的出生地,指文教興盛之地。“禮門之路”見于《孟子•萬章下》:夫義路也,夫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
5、岳麓書院三門楹聯: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業精于勤,而荒于嬉。 橫批:實事求是
注:近代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集聯,賓步程(1879---1942),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湖南工專遷入岳麓書院辦學。。上聯出自《論語•衛靈公》,下聯出自韓愈《進學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