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文摘的經典名言
(49)「人類的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是一小塊」《記念劉和珍君》一九二六年
(50)「凡中國所有的,外國也都有。外國人說中國多臭蟲,但西洋也有臭蟲假使世界上只有一家有臭蟲,而遭別人指摘的時候,實在也不太舒服的最好還是希望別家也有臭蟲,而竟發現了就更好。」《外國也有》一九三三年
(51)「奴隸只能奉行,不許言議;評論固然不可,妄自頌揚也不可,這就是『思不出其位』。譬如說:主子,您這袍角有些兒破了,拖下去怕更要破爛,還是補一補好。進言者自以為在盡忠,而其實卻犯了罪,因為另有準其講這樣的話的人在,不是誰都可說的。」《隔膜》一九三四年
(52)「醫術和虐刑,是都要生理學和解剖學知識的。中國怪得很,固有的醫書上的人身五臟圖,真是草率錯誤到見不得人,但虐刑的方法,則往往好象古人早懂得了現代的科學。」《病后雜談》一九三四年
(53)「酷的教育,使人們見酷而不再覺其酷,例如無端殺死幾個民眾,先前是大家就會嚷來的,現在只是如見了日常茶飯事。人民真被治得好象厚皮的,沒有感覺的癩象一樣了,但正因為成了癩皮,所以又會踏殘酷前進,這也是虎吏和暴吏所不及料,而即使料及,也還是毫無辦法的。」《偶成》一九三三年
(54)「我們是最能研究人體,順其自然的人民。脖子最細,發明了砍頭;膝關節能彎,發明了下跪;臀部多肉,又不致命,就發明了打屁股。」《洋服的沒落》一九三四
(55)「世界的進步,當然大抵是從流血得來。但這和血的數量,是沒有關系的,因為世上也盡有流血很多,而民族反而漸就滅亡的先例。」《死地》一九二六年
(56)「做了人類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明明是現代人,吸著現在的空氣,卻偏要勒派朽腐的名教,僵死的語言,侮蔑盡現在,這都是『現在的屠殺者』。殺了『現在』,也便殺了『將來』將來是子孫的時代。」《現在的屠殺者》一九一九年
(57)「覺得洋人勢力,高于群華人,自己懂洋話,近洋人,所以也高于華人;但自己又系出黃帝,有古文明,深通華情,勝洋鬼子,所以也勝于勢力高于群華人的洋人」《『題未定』草(一至三)》一九三五年
(58)「節烈這事是:極難,極苦,不愿身受,然而不利自他,無益社會國家,于人生將來又毫無意義的行為,現在已經失了存在的生命和價值。」《我之節烈觀》一九二六年
(59)「但中國一般的趨勢,只在向馴良之類『靜』的一方面發展,低眉順眼,唯唯諾諾,才算一個好孩子,名之曰『有趣』。活潑,健康,頑強,挺胸仰面凡是屬于『動』的,那就未免有人搖頭了,甚至于稱之為『洋氣』。」一九三四年
(60)「讀書人的家教。屏息低頭,毫不敢輕舉妄動。兩眼下視黃泉,看天就是傲慢,滿臉裝出死相,說笑就是放肆。」《忽然想到(五)》一九二五年
(61)「經驗所得的結果無論好壞,都要很大的犧牲,雖是小事情,也免不掉要付驚人的代價。」《經驗》一九三三年
(62)「許多歷史的教訓,都是用極大的犧牲換來的。譬如吃東西吧,某種是毒物不能吃,我們好象全慣了,很平常了。不過,還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的。所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過,不過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這種人我們當極端感謝的。」《今天的兩種感想》一九三二年
(63)「從生活窘迫過來的人,一到了有錢,容易變成兩種情形:一種是理想世界,替處同一境遇的人著想,便成為人道主義;一種是甚么都是自己掙起來,從前的遭遇,使他覺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為個人主義。我們中國大概是變成個人主義者多。」《文藝與政治的歧途》一九二七年
(64)「你的反抗,是為了希望光明的到來罷?但我的反抗,卻不過是與黑暗搗亂。」《兩地書.二四》一九三二年
(65)「自有歷史以來,中國人是一向被同族屠戮、奴隸、敲掠、刑辱、壓迫下來的,非人類所能忍受的楚痛,也都身受過,每一考查,真教人覺得不像活在人間。」《病后雜談之余》一九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