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朝皇后列表
1032年(明道元年)二月,李氏患重病,被晉封為宸妃當天病逝,享年四十六歲。被宋仁宗追封為皇太后,初謚莊懿皇后。
崇陽縣君、才人、婉儀、順容、宸妃、皇太后。
5.章惠皇后——楊淑妃(984年—1036年11月4日),初謚莊惠皇后。
章惠皇后楊氏,益州郫人,祖父楊瑫,父楊知儼,弟楊知信,隸禁軍,為天武副指揮使。
宋真宗景德元年正月,楊氏為五品才人。后進三品婕妤、從一品婉儀。宋真宗東封、西祀,凡巡幸,楊妃皆隨從。楊妃通敏有智思,劉娥與之交好,情如姐妹。凡真宗晉升劉娥,也會晉升楊氏。彼此信任無間。劉娥成為皇后不久后,晉升楊氏為淑妃。
劉娥“借腹生子”生下宋仁宗后,因為年齡已長,而楊妃代為哺育,兩人一起看顧皇子,細心照料。真宗死后,宋仁宗即位,尊養母楊淑妃為皇太妃。仁宗稱劉太后為“大娘娘”,楊太妃為“小娘娘”。劉娥死后,尊楊太妃為皇太后,稱保慶皇太后。
景祐三年,楊太后無疾而薨,享年五十三歲。殯于皇儀殿。追謚為莊惠皇后,后改謚為章惠皇后。楊氏父祖皆累贈至一品,叔楊知信贈節度使。
側室、才人、婕妤、婉儀、淑妃、皇太妃、皇太后、保慶皇太后。
6.昭靜貴妃——沈貴妃(994年-1076年)(1008年—1076年為妃)。
昭靜貴妃沈氏,宋真宗趙恒的妃嬪,宰相沈倫之孫女,父親沈繼宗為光祿少卿。大中祥符年間沈氏入宮為才人。后晉美人、婕妤、充媛,至德妃。沈妃淑儉不華,真宗甚為敬重。
嘉祐末,宋仁宗晉尊庶母沈氏為貴妃。熙寧九年沈貴妃薨逝,享年八十三歲。許出殯其家,車駕臨奠,輟視朝三日,謚曰昭靜貴妃。
宋仁宗明孝皇帝 趙受益、趙禎(1022年—1063年在位)
1.皇后——郭皇后(1024年—1033年為皇后),皇后、凈妃。
郭皇后,北宋宋仁宗趙禎的皇后,平盧節度使郭崇的孫女。
天圣初年,已故曉騎衛上將軍張美曾孫女(即后來的溫成皇后)與郭氏一同進宮,當時尚未親政的宋仁宗一眼就看中了張氏,但垂簾聽政的劉太后立郭氏為后,張氏封為才人。
1033年(明道二年)宋仁宗下詔:“皇后以無子愿入道觀,特封其為凈妃、玉京沖妙仙師,賜名清悟,別居長寧宮以養。”之后諫官們紛紛進言:“后無過,不可廢。”孔道輔等人俱被黜責。
1034年(景祐元年),郭氏出居瑤華宮,而尚美人亦廢于洞真宮,楊美人別宅安置。其后又賜后號金庭教主、沖靜元師。
后來宋仁宗頗為想念郭氏,遣使存問,并賜以樂府,郭氏和答之,辭甚愴惋。宋仁宗曾經密令召入,郭氏曰:“若再見召者,須百官立班受冊方可。”郭氏生小病,仁宗派閻文應帶醫生前去診視。數日后,傳出郭氏暴薨的消息。宮廷內外皆懷疑閻文應下毒,然而沒有確實的證據。宋仁宗深悼郭氏,追復她為皇后,但沒有謚冊祔廟之禮。
2.慈圣皇后——曹皇后(1016年-1079年)(1034年9月—1079年為皇后),皇后、皇太后、慶壽皇太后、太皇太后、追謚慈圣光獻皇后。
慈圣皇后曹氏,北宋宋仁宗趙禎第二任皇后,真定(今河北正定縣)人,北宋名將曹彬為她的祖父,性慈儉,重稼穡。
1033年(明道二年),劉太后死后,宋仁宗第一任皇后郭氏便被仁宗以無子為借口廢掉,幽居長寧宮。十八歲的曹氏奉詔入宮,次年九月立為皇后。
宋仁宗生三子,但都是很早就夭折。其后因急于生子,以致縱欲過度,身體虛弱。早些年,皇后將濮安懿王趙允讓第十三子趙宗實接進宮中撫養,當時宗實四歲。1062年(嘉祐七年)八月,三十一歲的趙宗實立為皇太子,賜名曙。次年三月,仁宗駕崩,趙曙進宮即位,成為宋英宗,尊曹皇后為皇太后。英宗即位不久就生病,無法處理朝政。皇太后于內東門小殿垂簾聽政。待英宗病情好轉后,曹太后即撤簾歸政。
1067年(治平四年),英宗病逝,神宗即位,尊曹氏為太皇太后。神宗重用王安石變法,革除許多弊政。但曹氏認為“祖宗法度不宜輕改”予以反對,但未被神宗采納。1079年(元豐二年),蘇軾以“烏臺詩案”下獄,都是曹太皇太后出面求情,蘇東坡才免于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