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
高拱
高拱(1512~1578)
明嘉靖、隆慶時大臣。字肅卿,號中玄。河南新鄭人。嘉靖二十年(1541)進士,選庶吉士,逾年授翰林院編修。三十一年八月為裕王(即穆宗朱載)侍講,侍裕邸九年,累遷侍講學士,拜太常寺卿、掌國子監(jiān)祭酒,四十一年擢禮部左侍郎。尋改吏部兼學士,掌詹事府事,進禮部尚書,召入直廬,撰齋詞。四十五年以徐階薦,拜文淵閣大學士。拱驟貴,頗與階意左。穆宗即位后,以帝舊臣,數(shù)與首輔徐階相抗。科道官借此相互攻訐,時議論拱者無虛日,拱不自安,乞歸。隆慶三年(1569)冬,召還授大學士兼掌吏部事,頗得寵信,盡改舊時階之所為,次年,俺答汗之孫把汗那吉來降,拱與張居正力排眾議,使封貢得以成功,因進少師兼太子太師、尚書、大學士,后進柱國,中極殿大學士。他通曉政務,負經(jīng)世之才,初持清操,后其門生、親串頗以賄聞,致召物議,帝終眷之不衰。時拱居首輔,性直而傲,輕視百僚,同官殷士儋等頗不能堪,高拱并不以此為然。隆慶六年春,帝病危,召拱、居正、高儀三人受顧命。明神宗朱翊鈞即位后,拱以主幼,欲收司禮監(jiān)之權(quán),還之于內(nèi)閣。與張居正謀,但居正與中官馮保相結(jié),在太后前訐拱專恣,致被罷官。萬歷六年卒于家。七年,贈復原官,予半祭葬。三十年,廷議以拱在閣有俺答封貢之功,詔贈太師,謚文襄。著作有《高文襄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