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滕王閣對聯
依然極浦遙山,想見閣中帝子;
安得長風巨浪,送來江上才人。 宋犖。滕王閣,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沿江路贛江畔。唐顯宗四年(公元659),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嬰都督洪州(治今南昌)時所建,閣以其封號命名。唐上元二年(675)九月九日,洪州都督閻伯玙重修滕王閣,成,大宴賓客。青年詩人王勃于席間作《滕王閣序》,一揮而就,眾皆驚服。滕王閣屢有修廢,規模歷代不同。最大時閣高九丈,三層。解放后曾重修。 依然句:站在滕王閣上,依然可以遠眺江浦嵐山,與當年沒有什么不同。 閣中帝子:指唐高祖之子、初建滕王閣的李元嬰。 安得二句:相傳王勃省父,次馬當,距南昌700里。夢水神告曰“助君一帆”,達旦,抵南昌與宴,席間成《序》,故稱王勃為江上才人
有才人一序在上頭,恨不將鸚鵡洲踢翻,黃鶴樓槌碎;
嘆滄海橫流無底止,慨然思班定遠投筆,終子云請纓。
我輩復登臨,目極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賞,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李春園。 奇文:語本陶潛《移居二首》“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此指王勃《滕王閣序》
帝子長洲,仙人舊館;
將軍武庫,學士詞宗。 阮元。 帝子句:《滕王閣序》:“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 將軍句:《滕王閣序》:“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
滕王何在?剩高閣千秋,劇憐畫棟珠簾,都化作空潭云影;
閻公能傳,仗書生一序,寄語東南賓主,莫輕看過路才人。 周峋芝。 滕王:唐太宗之弟李元嬰,封滕王,任洪州都督時,建滕王閣。 劇憐:最可憐。 閻公:閻伯玙,唐朝人,任洪州都督時,重修滕王閣,大宴賓客,王勃于席間成《滕王閣序》。 書生:指王勃。 過路才人:王勃參加閻公飲宴,是省親路過,非專程而來,故稱
興廢總關情。看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幸此地湖山無恙;
古今才一瞬。問江上才人、閣中帝子,比當年風景如何。 劉坤一。 興廢句:滕王閣屢修屢毀達28次之多。 看落霞句: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隔岸眺仙蹤,問樓頭黃鶴,天際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繞欄尋勝跡,看樹外煙波,洲邊芳草,都憑杰閣收來。
依然極浦生秋水;
終古寒潮送夕陽。 鼓羨門
鳴鸞晝靜,畫蝶春融,當年文采風流,雨卷云飛余勝賞;
乘鶴樓高,燃犀渚迥,是處江山輝映,詩成酒熟待才人。 王霞軒。 乘鶴樓:武漢黃鶴樓。 燃犀渚:安徽馬鞍山采石磯,原名牛渚磯,傳有金牛出渚而得名,晉代溫嶠來此,聞磯下多怪,燃犀以燭之,后人因建燃犀亭于此
時惟九月,序屬三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上出重霄,下臨無地,控蠻荊而引甌越,襟三江而帶五湖。 王齊仙。 九月:王勃撰《滕王閣序》,乃唐上元二年九月九日
千載登臨容我輩;
一燈讀序憶兒時。 何秋槎
白云自向杯中落;
小艇原從天上來。 艇:一板之舟,謂極小之船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滕王閣序》句
杰閣重開,想作賦登高,定有江風送客;
遙峰對峙,愧抗塵走俗,未免山靈笑人。 杭塵走俗:指熱衷于營求名利
今人不見昔人,懷古信悠哉,大名誰到三王后;
新閣宛如舊閣,續游吳老矣,長句傳題卅載前。 三王:夏禹、商湯、周文王。一說指夏禹、商湯和周文王、周武王
大江東去;
爽氣西來。
杰閣重新,眾仙同詠;
故鄉依舊,野鶴飛來。
地闊天高,山高月小;
龍吟虎嘯,魚躍鳶飛。
畫棟喜重新,近來樓臺齊放眼;
長天舒一覽,飛霞詞句我低頭。
閣中序播千秋,重認長洲鴻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