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瘦西湖公園二十四橋對聯
江蘇揚州瘦西湖公園二十四橋對聯
怡園,位于市中心(人民路),始為明弘治年間吳寬舊宅。清光緒初浙江寧紹道臺顧文彬,邀畫家任阜長等籌劃設計,耗銀20萬兩,費時7年擴建成此園。取《論語》中“兄弟怡怡”之意命園名。怡園分東西兩部,中間用一道復廊相隔,分成兩個部分。
焦山系“京口三山”名勝之一,向以山水天成、古樸幽雅聞名于世。它位于鎮江市區東北,由象山景區、焦山景區、松寥山景區及焦東灘、桂花園景區等組成,總面積約1500畝左右。其中焦山景區為主體,是風區的核心。
徐園,在瘦西湖公園內,其地原為清初韓院桃花塢故址,民國四年(1915),為紀念徐寶山而建。徐寶山(1862--1913),丹徒人,字懷禮。初為鹽梟,受清廷招安,先后任清軍緝私營管帶、參將等職。
小金山,稱長春嶺,實為湖中一小島,當時為使乾隆帝能坐船直抵平山堂,便開挖了蓮花埂新河,挖出泥土堆積而成小金山。那時滿嶺遍植梅花,香氣四溢,故曰“梅嶺春深”。咸豐年間,毀于兵火。光緒年間復建。
桐間月上;柳下風來。——楊法題揚州瘦西湖賀園在蓮花橋“五亭橋”南,蓮性寺側,為清人賀君召建于雍正、乾隆年間,園內有十二景、畫家袁耀為繪園景圖,賀氏以園中匾聯及題詩刻成《東園題詠》,園巳不存。
平山堂,位于揚州大明寺大雄寶殿西側的“仙人舊館”內,為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揚州任太守時始建。堂為敞口廳,面闊五間。堂前有石砌平臺,名為行春臺。臺前圍以欄桿,欄下為一深池,池內修竹千竿。
〖龍首山〗 鐵嶺歷史悠久,龍首山是鐵嶺古老而文明的象征。龍首山位于鐵嶺市區內,是遼北的游覽勝地。它東臨柴水,西望遼河,由龍首、龍尾諸峰相連組成,狀若飛龍,起伏蜿蜒十余里,被稱為鐵嶺的天然屏障,在龍首山上有許多古代建筑。
〖豫園三穗堂〗 豫園三穗堂景區:一進園門,迎面的建筑是三穗堂,抬頭仰望,“城市山林”的四字匾額,形象的反映了豫園所處的環境。周圍是喧鬧繁華的都市,園內則充滿了山林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