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神話故事精選
神話故事是小學語文中身受兒童喜愛的文學題材。如何讓神話故事教學發揮應有的教育功能?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您整理的狗的神話故事精選,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狗的神話故事精選篇一:盤瓠
高辛王在位時,宮中有個老婦人耳朵不舒服,醫生為她治耳,從耳里挑出一只頂蟲大如繭。老婦人把頂蟲放在瓠籬里,用盤子蓋上,不久頂蟲化作了一只狗,五色斑斕,人們稱這只狗叫盤瓠,飼養在宮中。
當時北方戎吳族十分強盛,三番五次侵犯邊境,高辛王曾派兵前去征討,都不能獲勝,于是懸賞征募天下,如有能獲取戎吳將軍首極的,則贈他黃金千斤,封邑萬戶,并將公主賜給他為妻,懸賞不久,盤瓠忽然銜來一個袋子,送到王宮。
高辛王仔細一看,袋子里正是戎吳將軍之頭。群臣都說,盤瓠是獸畜,不可封官受祿,更不可將公主嫁給它,盤瓠雖立了功,卻沒有什么用。而高辛王自己也心疼女兒,并不想兌現嫁女的承諾。
但公主知道后,卻對父王說:“父王既然懸賞,天下人都知道,如今盤瓠銜了敵首來,為國除了害,這是天意,豈是一條狗的智力所能辦到的嗎?天子諸侯都應言而有信,決不能因愛惜一個女子的微驅,便失信于天下人,那將招來國家的禍患。”
高辛王聽后感到懼怕,只好將公主嫁給盤瓠。盤瓠帶著公主上了南山,山上草木茂盛,卻無人跡。公主脫去華貴衣裳,穿上勞動的粗布衣服,跟隨盤瓠登山頂、下深谷,最后在一石室住下。三年后,盤瓠夫婦生下六男六女。盤瓠死后,他們自相婚配,結為夫婦,傳下后代,漸漸繁衍成為一個種族。
狗的神話故事精選篇二:狗為人偷來糧種
傳說古時候,人們秋冬沒有糧食吃,往往挨餓。聽說天上有谷種,但谷田有天兵守衛。人就派狗去偷,并對它說,要去那個谷穗六尺的田里偷。狗答應了,就上了天,在過天庭門坎時,摔了一跤,忘記了人囑咐的話,看見一片谷田就進去打了幾個滾,卻不知這是六寸谷穗的田。狗出來時,不巧被天兵發現,狗驚惶失措地跑,一下子掉進天河里,幸虧狗翹著尾巴,給人帶回來幾粒谷種,人就憑著這幾粒谷種,有了自己的糧食。
狗的神話故事精選篇三:義犬冢
三國吳孫權的治下,有襄陽人李信純,養一狗名黑龍,飲食與俱。有一天李到城外飲酒大醉,臥于歸途草中,正遇太守燒荒圍獵。狗見火起,以口拽李不起,就奔至三五十步以遠的溪水中濕身,再跑回主人臥處,將其身邊草潤濕。如此往復,狗累斃于李身側。不久,李酒醒,始悟此狗舍命救主,報告于太守。太守說:“犬之報恩甚于人。人不知恩,豈如犬乎!”即命重葬此狗,并修了高十余丈的義犬冢。
狗的神話故事精選篇四:天狗
天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一種動物。最早記載于《山海經》中,原文是:“又西三百里,曰陰山。濁浴之水出焉,而南流于番澤。其中多文貝,有獸焉,曰天狗,其狀如貍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如文中所述,天狗是種像狐貍而頭部白色的動物,并是御兇的吉獸,很可能是某種古代哺乳類動物,是真實存在過的。但后來演變成用來形容彗星和流星,古人將天空奔星視為大不吉,所以天狗也變成了兇星的稱謂!妒酚·天官》載:“天狗狀如大奔星,有聲,其下止地類狗,所墮及炎火,望之如火光,炎炎沖天。”
由于古代中國的人缺乏天文學知識,便把日食、月食現象說成是“天狗吃月亮”或“天狗吃太陽”。該現象出現時,人們會敲鑼打鼓放鞭炮來嚇走天狗。
傳說后羿為民除害射落了九個太陽,王母娘娘為了獎賞他,便送了他靈藥,但后被嫦娥偷吃了,獨自升天,門外后羿的獵犬黑耳眼見此,就吠叫著撲進屋內,把剩下的靈藥舔盡,然后也跟著朝天上的嫦娥追去。嫦娥聽見黑耳的吠聲,慌忙闖進月亮里。而黑耳毛發直豎,身體不斷變大,一下子撲上去,把嫦娥連月亮吞下。
當時玉帝及王母娘娘得知月亮被一條黑狗吞吃了,便下令天兵天將去捉拿,當黑狗捉來后,王母娘娘認出它是后羿的獵犬,便封它為天狗,讓它守護南天門。黑耳受到恩封,便吐出了月亮和嫦娥,而嫦娥自此居于月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