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傳奇故事
中西方神話文學的愛情故事中多有人神戀愛的故事,然而情節和意義因為彼此所處文化背景不同而差異顯著,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神話傳奇故事。
神話傳奇故事1:牛神受罰
有一天,牛神來到倉庫,看見倉庫里的草籽東一籮,西一筐的,亂糟糟的散在地上,倉庫里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他想收拾下倉庫,誰知道,他收拾草籽的時候不小心碰撒了一筐,筐里的草籽紛紛的散落到人間來。
結果,人間的地里到處長滿了雜草。糧田里雜草叢生,糧食欠收,餓死了很多老百姓,地上荒野漫漫,白骨成堆,非常凄慘。
玉皇大帝不知道為什么世間會變成這樣,就派一個天神去查訪。
這個天神到人間一查,發現是牛神把草籽弄到人間去的,就回去向玉皇大帝一一稟報了。玉皇大帝大發雷霆,就把牛神貶到人間去專為人們耕田,拉車,還罰他不能吃肉,每天要吃兩擔草,以戴罪立功。
牛神覺得自己并不是故意要把草籽弄下去的,對玉皇大帝的責罰感到很委屈,不想到人間去受苦,但又不敢抗旨。
牛神在天窗邊上猶猶豫豫,玉皇大帝等不及了,就讓兩個小神一巴掌把他打出去了,牛神一不留神,腦袋先著地,把門牙給磕沒了,所以到現在牛也沒有上牙。
牛神來到人間后,因為玉帝罰他一天要吃兩擔草。他心想:“再怎么吃一天也吃不了兩擔草呀,但完不成任務又怕玉帝再罰他。
太白金星就給他想了個辦法:“你白天先把草吞下去,到了晚上再吐出來咀嚼。”牛神別無他法,只好照辦。所以,到現在,牛吃草還要反芻。
神話傳奇故事2:百鳥朝鳳
很久很久以前,鳳凰只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鳥,羽毛也很平常,絲毫不像傳說中的那般光彩奪目。但它有一個優點:它很勤勞,不像別的鳥那樣吃飽了就知道玩,而是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將別的鳥扔掉的果實都一顆一顆撿起來,收藏在洞里。
這有什么意思呀?這不是財迷精,大傻瓜嗎?可別小看了這種貯藏食物的行為,到了一定的時候,它可發揮大用處了!
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鳥兒們覓不到食物,都餓的頭昏眼花,快支撐不下去了。這時,鳳凰急忙打開山洞,把自己多年積存下來的干果和草籽拿出來分給大家,和大家共渡難關。
旱災過后,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鳥兒們都從自己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來,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鳥衣獻給鳳凰,并一致推舉它為鳥王。
以后,每逢鳳凰生日之時,四面八方的鳥兒都會飛來向鳳凰表示祝賀,這就是百鳥朝鳳。
神話傳奇故事3:白牦牛
物以稀為貴,天下牦牛多為黑色和雜色,而生存于天祝這塊神奇高原的白牦牛,就自然成為世界牦牛珍稀畜種。“天下白牦牛,唯獨天祝有”。白牦牛這一廣告因而聞名于世。成為天祝高原奉獻給人類的一件稀世珍寶。
關于天祝(亦稱華銳)白牦牛,在民間曾有這樣一個傳說。
說是古時候,華銳人的祖先華秀居住在西方遙遠的巴顏喀拉大雪山下,牛羊眾多,草原就顯得不夠用了。華秀和哥哥阿秀商量,去尋找新的草場。于是華秀告別哥哥,祈禱山神給他和部落指出一條路。
這時,一個身穿戰袍,騎著白駿馬的神靈出現在天空中,他在半空中隨一朵五彩云向東方飄動。華秀便告別故鄉,帶領部落的男女老少趕著大群牛羊向彩云飄去的方向出發。當部落和牛羊快要走出一個石峽時,那些黑色的牦牛們,叫出了一陣陣非常痛苦悲切的聲音,人們都知道這些牲畜和人一樣,對故土難舍難分。當時,整個牛群叫成一片,誰也不愿前行。牧民們見此情景,也禁不住淚流滿面,放聲大哭。
正在這時,從身后那巍峨的雪山深處出現了一頭白牦牛,它像雪一樣潔白,十分漂亮、威武,就像一團潔白的云。白牦牛大吼著,向石峽口奔去。說來也怪,看見了白牦牛,其它牛停止了哀叫,隨著白牦牛一齊向峽口奔去。整個部落便又開始前行。
當人們尾隨著牛群走出峽口時,眼前卻一片慘景。其他的牦牛全倒下了,那頭白牦牛正和一條黑色巨怪角斗,斗得大地沙石飛揚,天昏地暗。人們非常驚恐和緊張,都在為白牦牛擔心。突然,黑色巨怪慘叫一聲,不知去向。白牦牛用它的勇猛和尖利的犄角戰勝了巨怪。
一頭受傷的小牛不停地哀叫,白牦牛看見了,走過去用舌頭,一下又一下舔著那可憐的小牛,舔著舔著,黑色的小牛突然變得通身雪白。
這時,天空中傳來駿馬的嘶鳴,大家仰頭看時,那穿白袍的神靈重新出現在頭頂。痛苦絕望的華秀和部落的牧民們,便又繼續前行了。走啊走,不知經過多少艱難險阻,也不知走了多遠、走了多長時間。有一天,天空中的山神和白馬突然降下地面,人們面前便橫亙起一座雄偉壯麗的雪山,這就是馬牙雪山。華秀對大家說,這雪山下就是我們的家鄉!
大家便不再前進,永遠在這兒定居下來。
這兒草場廣袤,草盛林茂,溪水潺潺,山泉叮咚,確實是一塊駐牧的好地方。從此,華秀和他的部落便很幸福地生活在這里,那喝了馬牙雪山泉水的牦牛更白了,一群又一群,像天上飄蕩的白色云朵。
天祝便成了白牦牛的故鄉,白牦牛更是天祝(華銳)人的驕傲。白牦牛的美名揚天下,它被正式命名為“天祝白牦牛”,作為世界牦牛稀畜種,由畜牧科研部進行保種選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