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美麗的神話故事
神話產(chǎn)生于遠(yuǎn)古時期,作為民間文學(xué)的一種形式,它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反映自然界、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以及社會形態(tài)的故事,具有高度幻想性。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您帶來的關(guān)于美麗的神話故事,希望對您有幫助!
關(guān)于美麗的神話故事篇一:
在千萬年前,在天界的花園里有著各式各樣的花,曇花只是一朵不起眼的小花,甚至她還被其他花朵笑話,她,沒有美麗的花朵,因為她不會開花。
有一天,一陣大風(fēng)吹過,曇花小小的身姿差點就被大風(fēng)吹斷。這個時候有個男人,穿著白袍經(jīng)過,男人輕輕的撫著她,讓她躲過了大風(fēng)。然后男人走了。 只是那驚鴻的一瞥,甚至只是那溫柔的扶持,讓曇花終身難忘。曇花一直在想,男人什么時候還會來。 等了一千年,男人沒有再來,等了第二個一千年還是沒有來,有天百花仙子來了,曇花問她:那個當(dāng)年的男子是誰。百花仙子笑著說,那是菩薩,是韋陀菩薩。曇花癡迷的自言自語道,如果她能永伴菩薩該有多好。仙子說:別天真了,你知道菩薩是無情的。是沒有七情六欲的,仙子讓曇花放棄那個念頭。
就這樣曇花又等了一千年,經(jīng)過了幾千年,曇花已經(jīng)修煉成了一朵花精。就在這個時候,曇花有了個機會,天界要召開大會,韋陀菩薩也會來參加。曇花有了這個機會去參加大會,當(dāng)她以小小的花精身份仰望她的菩薩的時候。她激動萬分,大會結(jié)束后,曇花跟著韋陀走了好遠(yuǎn)好遠(yuǎn)。
他們又走到了那個花園里。韋陀沒有轉(zhuǎn)身,只是問曇花,你跟著我為何。曇花萬分高興,她說:我仰慕你很久了。韋陀菩薩踏上了蓮花座,閉目坐在蓮花座上。輕輕的對曇花說。你已見到了我,回去吧。安心的修行你會列入仙班的。
曇花不死心慢慢的走向韋陀。她知道菩薩沒有七情六欲,但是她愛了他幾千年,等了他幾千年,換來的只是他的垂暮。曇花走到蓮花座前,看著韋陀。輕聲說:我今天可以變換人身了,您能否看我一眼,菩薩依舊垂暮,手里的佛珠轉(zhuǎn)動著。清風(fēng)吹過,還是那么的安靜。是啊,菩薩怎么會愛人。曇花心死,曇花對菩薩說,我要變換成一次人身,只為你。曇花說完,在韋陀面前耗盡千年修行。綻放她最美麗的一次。花很美,美過牡丹。但是只是一剎那,花開花落。曇花看著菩薩,但是菩薩始終只是垂暮,未曾看她一眼。曇花一現(xiàn),曇花并沒有看到菩薩有看他一眼就消失了,但是當(dāng)她消失的一剎那,她望見了菩薩滴下的一滴眼淚。因為她不知道,不是韋陀無情,是他無法有情。他何嘗不是在見她第一面時就愛上了她。只是兩個人永遠(yuǎn)不可能。
關(guān)于美麗的神話故事篇二:
南京夫子廟前,有一座文德橋。聽老輩人說,每逢冬月十五月亮當(dāng)頭的時候,站在橋頭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剛好分成兩半:橋這邊半個,橋那邊半個。
圓圓的月亮影子,為什么會分成兩半呢?這里有段故事。
傳說唐朝大詩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來,在文德橋旁邊的一座酒樓上歇腳。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獨自坐在酒樓上賞月,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賦。李太白生平最喜愛月亮,說月亮又干凈又好看。這天晚上,他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潔白滾圓,心里非常高興,就多喝了幾杯。
到了半夜,李太白趁著酒興,下樓走到文德橋上。他剛走上橋,一低頭,忽然看見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動,潔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幾條黑紋。
李太白這時喝得醉醺醺的,只當(dāng)是月亮給河水弄臟了。他靴子也顧不得脫,張開雙手就跳下橋去撈月亮。誰知這一跳,月亮沒撈著,卻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頓時分成了兩半兒。——故事就這樣傳下來了。后來人們在文德橋旁邊修了個“得月臺”,據(jù)說那里就是當(dāng)年大詩人李太白賞月的地方。
關(guān)于美麗的神話故事篇三:
從前有個姓祝的地主,人稱祝員外,他的女兒祝英臺不僅美麗大方,而且非常的聰明好學(xué)。但由于古時候女子不能進(jìn)學(xué)堂讀書,祝英臺只好日日倚在窗欄上,望著大街上身背著書箱來來往往的讀書人,心里羨慕極了!難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繡花嗎?為什么我不能去上學(xué)?她突然反問自己:對啊!我為什么就不能上學(xué)呢?
想到這兒,祝英臺趕緊回到房間,鼓起勇氣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讀書。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樣子,一定不讓別人認(rèn)出來,你們就答應(yīng)我吧!”祝員外夫婦開始不同意,但經(jīng)不住英臺撒嬌哀求,只好答應(yīng)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剛蒙蒙亮,祝英臺就和丫鬟扮成男裝,辭別父母,帶著書箱,興高采烈地出發(fā)去杭州了。
到了學(xué)堂的第一天,祝英臺遇見了一個叫梁山伯的男同學(xué),學(xué)問出眾,人品也十分優(yōu)秀。她想: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會學(xué)到很多東西,也一定會很開心的。而梁山伯也覺得與她很投緣,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于是,他們常常一起詩呀文呀談得情投意合,冷呀熱呀相互關(guān)心體貼,促膝并肩,兩小無猜。后來,兩人結(jié)拜為兄弟,更是時時刻刻,形影不離。
春去秋來,一晃三年過去了,學(xué)年期滿,該是打點行裝、拜別老師、返回家鄉(xiāng)的時候了。同窗共燭整三載,祝英臺已經(jīng)深深愛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雖不知祝英臺是女生,但也對她十分傾慕。他倆戀戀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著對方。幾個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訪,結(jié)果令他又驚又喜。原來這時,他見到的祝英臺,已不再是那個清秀的小書生,而是一位年輕美貌的大姑娘。再見的那一刻,他們都明白了彼此之間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請人到祝家去求親。可祝員外哪會看得上這窮書生呢,他早已把女兒許配給了有錢人家的少爺馬公子。梁山伯頓覺萬念俱灰,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死去了。
聽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與父母抗?fàn)幰苑磳Πk婚姻的祝英臺反而突然變得異常鎮(zhèn)靜。她套上紅衣紅裙,走進(jìn)了迎親的花轎。迎親的隊伍一路敲鑼打鼓,好不熱鬧!路過梁山伯的墳前時,忽然間飛沙走石,花轎不得不停了下來。只見祝英臺走出轎來,脫去紅裝,一身素服,緩緩地走到墳前,跪下來放聲大哭,霎時間風(fēng)雨飄搖,雷聲大作,“轟”的一聲,墳?zāi)沽验_了,祝英臺似乎又見到了她的梁兄那溫柔的面龐,她微笑著縱身跳了進(jìn)去。接著又是一聲巨響,墳?zāi)购仙狭恕_@時風(fēng)消云散,雨過天晴,各種野花在風(fēng)中輕柔地?fù)u曳,一對美麗的蝴蝶從墳頭飛出來,在陽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