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仿景物對聯(lián)集錦
雨過青竹翠(出句)
春來綠柳柔(對句)
陳(九歲)
點評:對仗工整,平仄和諧,字句順暢,用語準確。“柔”字來描寫春天的柳絲,非常精確到位。上下聯(lián)內(nèi)容相關聯(lián),刻畫出了一副初春的景色。
雨過青竹翠(出句)
春來紫燕回(對句)
倪(九歲)
點評:平仄安排得當,以“回”對“翠”雖然感覺略寬,但整體意思非常好。宋朝詞人晏幾道有《臨江仙》詞:“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一句,可相互對照來看。
雨過青竹翠(出句)
風吹嫩草搖(對句)
盧(八歲)
點評:格律工整,“搖”對“翠”略寬。上下聯(lián)意思相關,描寫了春天雨過天晴,芳草依依的景色。可參看唐朝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雨過青竹翠(出句)
春來綠柳新(對句)
吳(十歲)
點評:對仗非常工整,平仄格律和諧,句子內(nèi)容通順,上下聯(lián)意思相關,“新”字用的非常恰當,可同唐朝王維詩句“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互相參看。
輕煙凝柳色(出句)
旭日照花紅(對句)
周(十歲)
點評:語言表達準確,對仗工整,平仄和諧,詞句通順。運用和上聯(lián)相同的筆法,刻畫出春天清晨的景色。上下聯(lián)氣脈通暢,整體性很強。
雨過青竹翠(出句)
日出綠草新(對句)
周(十歲)
點評:對仗工整,格律略有出入,“日”字本該用平音,但按整句意思,這里不太好改用其他字。下聯(lián)意思是綠草的新顏色,是日光染成,創(chuàng)意非常不錯,整體意思也很清楚。
清煙凝柳色(出句)
淡月染梅香(對句)
吳(十歲)
點評:字句通順,上下聯(lián)內(nèi)容關聯(lián),文筆頗佳,整體意境不錯,描寫出了初春的景色。“淡”、“染”兩字用的很傳神,可參看宋朝林逋《山園小梅》:“暗香浮動月黃昏”一句。
魚戲湖中月(出句)
龍翔天上云(對句)
周(十歲)
點評:平仄格律和諧,對仗非常工整。立意很開闊,筆法很大氣。下聯(lián)以“龍”對“魚”,即工整,又穩(wěn)穩(wěn)的托起了上聯(lián),而且整體看來意思也不錯。
雨過青竹翠(出句)
春裁綠草柔(對句)
仇(十歲)
點評:平仄格律很工穩(wěn),對仗很嚴謹,字句的組合及整體內(nèi)容非常好,聯(lián)中化“二月春風是剪刀”意思而成,讀來有韓愈《早春》詩里“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意味。
雨過青竹翠(出句)
春來百草新(對句)
施(八歲)
點評:平仄格律工整,用“百草”對“青竹”,字面略寬。“新”字用的非常好,使人感覺到欣欣向榮的初春景色。此學生才上第一課,即能對的如此工整,非常難得。
輕煙凝柳色(出句)
紫燕剪春光(對句)
丁(九歲)
點評:對仗工整,平仄格律得當,上下聯(lián)內(nèi)容關聯(lián),筆法均衡。唐·戴叔倫《蘇溪亭》詩:“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可與此聯(lián)對照來看。
輕煙凝柳色(出句)
落日照山光(對句)
方(十一歲)
點評:此聯(lián)對仗工穩(wěn),平仄得當,字句安排通順,描寫清晰自然。美中不足是上下聯(lián)關聯(lián)略寬,手法亦和上聯(lián)略出入,若修改下,效果當能更佳。
輕煙凝柳色(出句)
明月灑波光(對句)
施(八歲)
點評:對仗和格律均佳,描寫細膩入微,此學生第一課學對聯(lián)即對的如此工整,頗屬于難得。美中不足的上下聯(lián)意思略寬,下次可使整聯(lián)關聯(lián)性再強些。
江天春萬里(出句)
山水綠千重(對句)
周(十歲)
點評:此聯(lián)對仗很工穩(wěn),平仄安排得當。整體看,上下聯(lián)渾然一體。下聯(lián)一個“綠”字,把春天的特色表現(xiàn)出來,“千重”對“萬里”,又不失氣度,很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