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造字》教案 篇1
《倉頡造字》與《”冊”“典““刪”的來歷》
教學目標:
1、學生會講結繩記事和物語的故事。
2、通過綜合性學習,幫助學生了解漢字的起源,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3、學生能夠認真閱讀提供的相關閱讀材料,從中受到啟發。
4、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 互動交流,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5、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重點:
尋找資料,了解一些漢字的來歷。
課前準備:
課前搜集關于一些漢字的來歷的資料等。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漢字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紙上玩笑嬉戲,像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愉悅你的眼睛。愛漢字,就是愛自己的祖國。一個漢字一幅畫,一個漢字就是一段歷史.漢字到底是是怎么來的呢?
2、提出學習目標
(1)讀通讀順《倉頡造字》一文,講講“結繩記事”“物語”的好處與問題。
(2)讀《“冊”“典”“刪”的來歷》一文,了解“冊”“典”“刪”的本義。
(3)課外資料搜集展示。
(4)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
(一)、關于《倉頡造字》
1、我會讀通、讀順這個故事,并能準確地讀準生字詞。
2、“結繩記事”方法幫助記憶和表達。
3、“物語”方法幫助記憶和表達。
4、倉頡是從模仿鳥的足跡開始的,進而根據事物的形狀創造了漢字。
(二)關于《“冊”“典”“刪”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