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電動勢 篇1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教案
2.2電動勢
年 月 日
課 題
§ 2.2電動勢 課 型 新授課( 課時)
教 學 目 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電動勢的概念,掌握電動勢的定義式。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節課教學,使學生了解電池內部能量的轉化過程,加強對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生活中的電池,感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 教學重點、難點 電動勢的概念,對電動勢的定義式的應用。電池內部能量的轉化;電動勢概念的理解。 教 學 方 法 探究、講授、討論、練習 教 學 手 段 各種型號的電池,手搖發電機,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 教學活動 (一)引入新課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學習的“電源”的概念。在教材圖2.1-2中電源的作用是什么?教師:(投影)(如圖所示)
學生思考,選出代表回答:電源能夠不斷地將電子從a搬運到b,從而使a、b之間保持一定的電勢差;電源能夠使電路中保持持續電流。教師:電源p在把電子從a搬運到b的過程中,電子的電勢能如何變化?從另一個角度看,電源又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學生思考,選出代表回答:電子的電勢能增加了。電源為電路提供了電能。教師: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電源為電路提供了電能,必然會有其他形式的能量減少,從能量轉化和守恒的角度,你認為電源是個怎樣的裝置呢?學生思考,選出代表回答:電源是把其他形式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過度:電源又是如何把其他形式能轉化為電能的呢?不同的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本領一樣嗎?這個本領用什么來描述呢? (二)進行新課 1、電源 教師:(投影)教材圖2.2-1(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