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秋天的圖畫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描寫秋天豐收美景的散文。作者運用比擬的手法和色彩濃艷的筆墨,寥寥數筆,便把秋天豐收的熱鬧情景與人們喜悅的心情描繪出來了。課文中“誰使秋天這樣美麗?”的設問,使我們對創造這一切的勤勞的人們油然而生贊美之情。整篇課文句式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很適合低年級兒童的朗讀訓練。特別是中間四行:“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不僅讀來有滋有味,它整齊對仗的句式,更是孩子們模仿說話寫話極好的訓練點。
學情分析
學生剛剛升入二年級,朗讀、理解能力都不是很好,加上他們活潑好動、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上課時,應采取各種形式的朗讀,來調動學生的讀書興趣,以達到新大綱提出的“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的目標。
教學目標:
會認8個生字,會寫8個字。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喜愛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秋天。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
難點;朗讀感悟,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贊美之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樂中識字
教師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學生自讀課文,自主識字。
教師用課件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
幻燈片依次出示;a.不帶拼音的生字,指名學生認讀,并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b.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讓學生開火車讀。摘水果認字。讀帶生字的詞語,特別提醒學生“籠、粱”在詞中要讀輕聲。這樣采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加深印象,讓學生真正嘗到識字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