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舞記》教案 篇1
[教學設計A]
創意說明:對比賞讀是本設計的特點。本文和《安塞腰鼓》都是寫觀舞后的感受,兩篇課文雖然存在較大的差異,也有許多相通之處。若以《安塞腰鼓》的學習為基礎,將本文與之進行對比賞讀,必能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審美層次。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1、 簡介作者。
2、 簡介印度舞蹈。
二、誦讀全文
三、對比賞讀
以小組為單位,試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本文與《安塞腰鼓》的異同。(也可以不局限于此)
1、 選材(寫作對象)。
2、 語言風格。
3、 主旨。
教師在學生研討、交流的基礎上,作一些必要的歸納總結。兩篇文章的語言風格差異較大,不能厚此薄彼,而應引導學生明白語言風格與作家本人、寫作對象的關聯。兩篇文章在修辭方面的突出特點,應結合具體語言作重點分析,如《安塞腰鼓》的排比,《觀舞記》的比喻。
四、摘抄、朗誦并背誦一些精彩句段。
[教學設計B]
創意說明:感悟、積累、模仿是本設計的特點。這篇通俗卻又美麗如詩的散文,閱讀難度不大,學生通過感悟、積累、模仿三個程序的自學,定會有實實在在的收獲。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二、誦讀全文
個人朗讀、默讀全文至少三遍。
三、品味優美的語言
從文中找出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卡拉瑪姐妹優美舞姿的句子,并簡要分析其妙處。
四、 妙句摘抄
將文中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卡拉瑪姐妹優美舞姿的句子摘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