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說課稿 篇1
《荷塘月色》是職業(yè)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屬于散文閱讀與欣賞課,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是典型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核心意義分析是教學活動的邏輯起點和歸宿,核心意義須通過審美形式表現(xiàn)出來.“教材是個例子”(葉圣陶語),《荷塘月色》這個例子既承擔落實本單元教學重點的任務,又承擔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的責任。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財經一年級學生,多數(shù)對散文有一定了解,從朱自清的《匆匆》到《威尼斯》,對語言美意境美有所領會,但由于我們的學生認識問題膚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閱讀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培養(yǎng)形成之中。見于此種情況、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yǎng)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依據(jù)學生學習特點、教材特色以及大綱要求,制定教學目標 、重點、難點如下:(出示課件)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誦讀品味,體會本文景物的柔和美、結構的回環(huán)美.語言的音樂美。
2、品味語言,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賞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荷塘月色》的重點是通過4—5段賞析,品味文章語言美,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難點主要有兩個:一是作者為什么會有“頗不寧靜”的心情,二是寫江南采蓮舊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蓮賦》片斷,語言較難理解,但注解詳細,學生可以據(jù)注釋自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