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夸耀”、“瞠目結舌”等新詞的含義,展示人物個性。
2、能通過對比朗讀,體會文言文和現代文的不同節奏感和情感表達方式,嘗試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文言文部分。
3、能夠結合文本內容進行合理補白,豐富故事情節,想象“井底之蛙”以后的生活,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4、通過多層次解讀文本,體會井底之蛙和東海之鱉的不同生活環境和心態,激發學生對廣闊天地和崇高目標的向往。
教學重點:
1、多層次誦讀課文,了解文本中不同人物的生活環境,讀出角色滋味。
2、結合文本內容和人物,進行合理想象,補充故事情節,挖掘人文內涵。
教學難點:
在解讀文本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想象,續編故事情節,凸顯語言訓練和人文熏陶的緊密結合。
教法:
以讀促悟法、讀寫結合法;
學法:
朗讀品味法、拓展討論法;
教師準備:
教學課件。
學生準備:
了解青蛙和鱉的不同生活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主題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大與小”這個單元,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題目是《井底之蛙》。(教師板書課題)
課題的意思是一只住在井底的小青蛙。你發現“大與小”了嗎?
(對于青蛙來說,自己本身很小,水井比它大。)
這樣的一只青蛙身上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我們對于“大和小”又會有什么新的認識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學習課文
1、自己讀讀這個故事,看看井底之蛙的身上發生了什么故事?把自己發現的新詞勾畫下來,嘗試聯系上下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