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一·介紹家鄉景物》教學反思 篇1
《語文園地一·介紹家鄉景物》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教材第一組課文編入了一組描寫家鄉景物的文章,緊扣第一單元主題,在語文園地一中編入了以《介紹家鄉景物》為主題的一次口語交際訓練和作文訓練。這次口語交際的主題以介紹家鄉景物為交際內容,緊扣學生生活實際。課前為了讓學生有話可說,我布置學生觀察了一處身邊的景物。為了活躍課堂氛圍,開課時我以一位旅游公司的同學要求老師推薦幾名優秀小導游代表宜昌市參加省優秀小導游競賽,就以“介紹家鄉的一處景物”為題在全班展開選拔激發學生的交際熱情。為了讓本次口語交際課與作文教學銜接,讓學生有好的介紹效果,在激發學生的熱情后我出示了五條介紹要求:
1、這處景物在什么地方?
2、介紹出景物的 特點。
3、按一定的順序說清楚。
4、表達出熱愛家鄉的感情。
5、展開合理豐富的想象。
要求提出后,教室里舉手要求表達的學生并沒有如我預期的哪樣紛紛舉手,而是一片沉默。看到學生有困難,我又提示學生可將景點里自己想介紹的具體景物列成提綱以便介紹。學生們都去思索提綱,好半天沒想好的樣子。一節課在沉悶與學生的思索中用去了一大半時間。此后匆匆的分小組交流、派代表介紹,草草收場。
課后與組內教師反思失敗的原因一是過分重視與作文銜接,忽視了口語交際的課型特點。忽視了學生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的區別。二是一口氣提出了作文的五點要求,忽視了學生年段特點,要求學生出口成章,拔高了口語交際的要求。老師貪多求全,反而擋住了學生的交際欲望,學生由于無法同時滿足種種要求望而怯步。三年級以段的教學為住,這一思想同樣運用貫穿于口語交際教學之中,學生能說一段話,能針對五項要求在一段話中體現一項即是很大的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