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投影片,音樂vcd、錄象資料、錄音帶、鋼琴
1.通過三組作品的賞析,使學生了解拉美音樂的地域特色和風格特點。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活動當中,在“寓教與樂”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感受、理解、體驗拉美音樂的能力。
3.通過賞析加深學生對拉美音樂文化是三種音樂文化融合的產(chǎn)物的理解。
重點難點:掌握拉美音樂的風格特點及節(jié)奏特點。
課前播放拉美歌手瑞奇·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
從學生熟悉的音樂入手,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進入拉美音樂的情景中初步理性化的體驗拉美音樂的風格特點。
(一)設問與回答的方式導入
1.歌曲有什么特點?
2.具有何種音樂的風格?
歸納:
1.節(jié)奏強烈、熱情奔放,富有感染力。
2.具有拉美音樂的風格。
出示課題:拉美音樂賞析
(二)拉美音樂的特點及形成原因
設問
1.拉丁美洲的地理區(qū)域、原居住人群。
2.本土音樂的主要形式。
3.混合性音樂文化形成的原因讓學生借助史地知識,了解拉美音樂的特點及形成背景。
歸納:
1.指的是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qū),原居住人群為印地安人
2.拉美音樂具有印地安、歐洲、非洲音樂文化相混合的特點。
歌舞音樂是拉美民族民間音樂的主要形式
3.歐洲入侵和黑人的販賣帶來了各自音樂文化的融合。
(大小調七聲音階和切分音的連續(xù)使用等)
三)器樂曲《飛馳的鷹》賞析
1.聆聽樂曲主題,選擇音樂形象。
大江的涌潮
森林的早晨
飛馳的雄鷹
尊重學生個體的不同音樂體驗,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2.出示樂曲標題,簡介樂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