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氓》中對比手法的使用,體會詩中細節描寫的作用。
2、了解詩中賦、比、興的手法及其藝術效果。
3、在誦讀中理解、鑒賞課文,使學生逐步培養誦讀文學作品的習慣。
4、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把握《氓》中賦、比、興的藝術手法。
2、把握主人公的情感變化及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1、讓學生在日常寫作中正確學習、應用賦、比、興的藝術手法。
2、把本課升華為對學生“理智的愛”的教育。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反復誦讀,增強學生對文本的認識。
2、探討法:以學生為主,還課堂于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性跟課堂氣氛。
課時安排:
一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自古以來,愛情就作為人類生活中的一個主題為世人所歌頌。縱觀歷史,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無悔;有“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浪漫;有“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的取舍;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忠貞。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首與愛情有關的詩歌——《氓》。
《氓》選自《詩經》中的“國風”,講到《詩經》誰能給我們介紹一下《詩經》?
賦:鋪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陳述鋪敘的意思。
比:以彼物比此物。即對人或對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興: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詞。即借助其它事物作為詩歌發端,已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
二、研讀課文
1、由老師朗讀一遍課文,大家在聽的時候找出你認為應該注意的或不懂的字詞,包括課文中的注釋部分。(通假字——于通吁,感嘆詞說通脫,擺脫無通勿,不要泮通畔,邊岸至于頓丘:至于—到達將子無怒:將—請,愿乘彼詭垣:登上那倒塌的墻以我賄遷:賄—財物,指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