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樹葉進行拼圖、粘貼,并能表現出物體的主要形象特征
2、指導幼兒掌握正確的粘貼方法;激發幼兒創作的欲望
二、教學準備:
1、課前可帶領幼兒到戶外觀察各種各樣的樹葉,并進行采集。
2、已采集過的各種各樣的樹葉并擦干凈壓平整。
3、糨糊、抹布、剪刀、勾線筆等工具和材料。
4、范例作品 電腦上的樹葉粘貼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樹葉進行拼圖、粘貼,并能表現出物體的主要形象特征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游戲法、觀察法、操作法。
五、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1、談話引題:小朋友,我是魔術師,來變魔術,你們想看嗎?秋天到了,天氣漸漸變涼了,大樹媽 媽抖抖身子,樹葉寶寶紛紛落下來,有的像蝴蝶,有的像蜻蜓,還有的像可愛的小精靈,他們非常漂亮。現在我是大樹媽 媽,小朋友學做樹葉寶寶,到媽 媽身邊來。表演歌曲。
2、欣賞范例,了解制作方法
老師說:我的樹葉寶寶都到哪里去了呢?出示范畫:看一下,這是什么?小金魚、烏龜、蝴蝶、小帆船、小雞……出示范例作品。樹葉寶寶是怎么變魔術的呢?小朋友說,老師來粘貼。
示范講解:
烏龜人做法:先要選擇和烏龜身體差不多形狀的大葉子一張,再選擇四張小葉子做腿,另外一張小葉子是頭。然后再粘貼上去。涂漿糊時要涂在反面,并涂滿,不然小葉子會不開心的。
小朋友想做一幅什么樣的畫呢?個別幼兒回答。
3、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將各種樹葉分組發給幼兒,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放上輕音樂)教師巡回指導:幫助能力差的幼兒確定主題,完成任務。啟發能力強的幼兒補充內容,使畫面更加精彩。
美術:樹葉變變變
美術教案模板集合(通用16篇)
美術教案模板集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面具藝術的欣賞,有表情的面具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面具文化、娛樂方式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表達方式和審美眼光,從認識面具的演變、發展過程,使學生了解面具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角色,從祖國和世界多元美術文化等多角度認識面具藝術,有表情的面具從而進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內涵。蘇教版美術教案
2、通過對面具藝術的欣賞,了解、分析面具的設計方法、造型特點、色彩內涵和制作技法,了解面具在表現人物表情特征和性格特點上常用的夸張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美術文化的感知能力。
3、了解和掌握紙和廢舊材料制作面具的方法。選用恰當的材料,運用剪、刻、粘貼、彩繪等技法,設計制作平面或立體的面具。可以單獨完成作品,也可以與同學進行合作,鍛煉動手能力,提高審美眼光,培養互助精神。蘇教版美術教案
教學重點:
1、了解面具的由來和演變發展的過程,了解不同國家、地域、民族對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點及表現形式和方法。
3、了解古代和現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難點:
巧妙利用材料設計出具有新意、有藝術效果的、獨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教學方法:
教學媒體:圖片,范作蘇教版美術教案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絕技變臉圖片導入
二、新授
1、構思臉型并剪好外形;
2、量出眼孔的位置,并剪出來;
3、選擇適合的材料表現表情;
4、如何使各部位立體;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合集(通用13篇)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合集 篇1
一、引入
紙是人類的好朋友,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如(讓學生回答):書、本、報紙、掛歷等。
提問:造紙對環境有影響嗎?有什么樣的影響?
為了了解造紙業對環境污染的危害,讓我們先來看一下現代人是如何造紙的:
二、紙的制作過程及其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
1、紙的發明:西漢蔡倫
步驟:(1)。一是將砍伐來的植物,比如麻類物:樹皮、麻頭、舊布、漁網等,用水浸泡,剝其皮,再用刀剁碎,放在鍋里煮,待晾涼后再行浸泡、腳踩,用棍棒攪拌,使其纖維變碎、變細。
(2)。二是摻入輔料,制成紙漿。
(3)。三是用抄紙器(竹簾之類)進行抄撈、晾干,即可制成為紙。
2、現代造紙
造紙的原材料主要是植物纖維,如木材
制漿:在原料中加入一些化學藥品等進行蒸煮;或者將原料直接用機械打碎、研磨;然后洗滌,去除不必要成分,保留纖維,制成漿料;再加入藥劑進行漂白。造紙:把漿料用網格撈起,脫水壓榨干燥,最后整理城紙。
3、造紙對環境的影響
造紙的環境污染與危害:
首先,樹木被大量砍伐
另外,造紙工業排放的一些固體廢物如腐爛漿料、漿渣、樹皮、碎木片、草根、煤灰渣等,占用場地,發酵變質,放出臭氣,下雨時還會流出毒臭水,污染地面和地下水源。生產過程中鍋爐燃煤產生的廢氣和煙塵及機械的噪聲也影響工作人員和附近居民的健康。
造紙工業是世界上六大污染工業之一。
三、我們該怎么做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我能做什么呢?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集合(精選14篇)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集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立體造型和立體構成與立體圖形創作軟件基本創作特點。
2、過程與方法:學會運用電腦繪畫軟件、圖像處理軟件與立體圖形創作軟件的有機結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鍛煉和培養學生豐富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創造。
重點:充分認識和理解立體造型和立體構成特點的基礎上,嘗試如何巧妙地運用立體圖形創作軟件的特點為已有的平面創作增添光彩
難點:對空間立體概念的認識,對立體圖形創作軟件的合理使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使用特別的教室來上美術課,高興么?讓我們在愉悅中學習吧。
二、新授
講述課前的預習構思
1、結合過去所學內容,介紹立體造型和立體構成的特點以及基本的表現方法
2、講解立體圖形創作軟件的基本應用方法,介紹3DMAX的基本界面。
(1)認識工作區。
(2)認識工作欄中的選擇、移動、旋轉、縮放、渲染等工具。
(3)命令面板。
(4)結合工具欄中的工具,將創作的文本或模型在不同試圖中轉換位置或變換角度。
(5)將調整好的圖形在透視圖力渲染成JPEG格式的圖片。
三、課堂練習
根據學生自己的創意,運用所學方法,完善自己的畫面,展示作品。
四、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集合 篇2授課時間: 總第課時
第一課 色彩的明度漸變
主備人:朱杰
學習目的:
1、認識領域:鞏固色相、色彩、明度三要素等色彩知識,了解明度、純度的概 念和明度漸變的調配方法。
初一上學期美術教案(精選2篇)
初一上學期美術教案 篇1
第一課 美術概說 課型:單一型
1.教學方法:講解,2.欣賞
3.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基本懂得美術的概念。
(2)通過各種圖畫的展示和講解,使學生了解美術的分類,并理解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筑藝術和現代設計的概念和分類。
4.教學難點 、重點:
難點:美術的作用。
重點:繪畫的分類。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導入 新課
同學們,今天這堂課是美術課,那么到底什么是美術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來初略討論學習的問題--美術概說(板書課題)
三)新授:
美術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個,繪畫作品一幅。講解美術的概念,著重強調“物質材料”、“造型手段”、“空間”、“審美價值”。
、美術的分類
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筑藝術、現代設計
、繪畫:使用筆、刀等工具,墨、顏料等材料,在紙、紡織品、木板、墻壁等平面上,通過構圖、造型和設色等表現手段,創造藝術形象。(繪畫的分類略加講解。)
展示作品或圖片資料若干,(由于缺乏美術教學掛圖及相關的幻燈片,所以應找些較大的圖片,如單幅單頁畫、掛歷中的畫頁等,同時應選用較成熟的藝術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學頭像》、《臨“太陽很足的晌午”》、《藏族婦人》,以增強學生的實際感受,使學生感到老師是一位名符其實的老師。講解繪畫的概念,同時強調繪畫的作用: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情感。
美術教案集合(通用15篇)
美術教案集合 篇1
學情
分析通過宣傳欄的制作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和利用美術技能服務于生活的能力。學生可以制作什么樣的板報內容,用畫的形式來詮譯如何李水愛水,用藝術化的小報讓更多的人了解水資源的現狀等。
教材
分析本課屬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力圖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充分發揮美術實踐能力。教師在指指導學生對水問題進行挖掘的同時要拓展學生的美術視野,從美術的角度理解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本課共兩個版面,分別傳達了不同的意圖,即水與人類的關系,和介紹學生的活動。
教學目標顯性內容與目標:了解水的相關知識,特別是水資源對人類生活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應當一起來珍惜所剩不多的水資源。通過宣傳欄的制作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和利用美術技能服務于生活的能力。隱性內容與目標:提高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滲透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課時
安排一課時
課題
5、生命之源——水
授課時間3.17-3.18
教學目標
了解水的相關知識,特別是水資源對人類生活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應當一起來珍惜所剩不多的水資源。
通過宣傳欄的制作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和利用美術技能服務于生活的能力。
提高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滲透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讓學生了解到水對人類生活有多么重要,通過宣傳欄的制作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和利用美術服務于生活的能力。讓學生了解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宣傳欄的裝飾設計方法。
教學準備
工藝課用具、彩色紙、課件、對稱形物品工藝課用具、對稱形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