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排球”的教學設計
江蘇省南通中學 潘雪峰一、指導思想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一策略。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改變舊有的單一的接受式學習模式,倡導主動參與、勤于動手、樂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學習方式。針對這一要求,本課通過對傳統教材的拓展,讓學生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合作中學會合作,學會給他人創造機會,培養人際交往品質與能力。
二、教材內容的分析
排球比賽是在學校得到普遍開展,學生比較喜歡的集體運動項目。但是由于比賽的結果往往是一方“死”一方“活”,經常會出現運動的失望者和運動的討厭者。本節課的出發點就是通過運動,大家都能獲得快樂,在本節課我把比賽的含義作了一個更改,把純粹的競爭變為雙方的協同,多給對方創造機會。但是強調協同合作,并不是完全否定競爭,它只是強調在競爭中沒有失敗者,讓大家齊心協力取得成功,讓水平差的人同樣獲得樂趣。
三、學練目標
1、鞏固提高接球的動作質量;在比賽的過程中體會動作的要領。
2、學生勇于在比賽過程中發揮自身的潛力,為了共同的目標不惜余力。
3、在比賽中共同合作,發揮團體優勢,讓全部的參與者都能體驗運動的快樂。
4、認真觀察、比較、討論,能夠對自己與同伴的學練情況給出合適的評價。
四、教學過程分析
本課以“軟式排球”貫穿全課,從準備部分的排球活力操到主體部分的不同形式的排球賽再到結束部分的拋球放松操,充分利用器材的各種特性。本課還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排球比賽,來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