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教學反思 篇1
教學反思能夠把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變成信息,暫時貯存、不斷積累,極大地提高了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爬天都峰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一
《爬天都峰》是一篇講讀課文,這課描寫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我在教學這課時,從下面兩大方面著手:
一、抓住關鍵詞句突破教學重難點
這課的重點是“我”爬天都峰的過程,難點是讀懂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天都峰的“高”和“陡”這兩個特點,通過對“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及“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等句子,如果能上遠程教室結合觀看天都峰的錄像,讓學生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學生理解爬天都峰的艱難和不易會更加容易。接著以爬山的前后為線索,找出爬山前“我”的所思所想、爬山中“我”和老爺爺艱難攀登、爬山后“我們”的喜悅的心情的有關詞語、句子,引導學生進行理解體會。在理解中,我緊緊抓住小女孩和老爺爺爬山時的動作詞。如:“奮力“、“一會兒……一會兒”、“爬呀爬”、“終于”等詞語,從中體會到爬山的艱難。又從小女孩和老爺爺的兩次對話中,抓住“居然”“也要……才……”這些詞語來理解體會小女孩和老爺爺能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的精神,突破了教學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