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猴子》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情緒,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2、在聽聽、說說、玩玩的過程中理解歌曲內容,逐步學唱歌曲。
3、嘗試用不同的節奏表現歌曲,培養幼兒感知節奏的能力。
活動準備:
歌曲音樂、 歌曲內容相關圖片 若干節奏卡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1、傾聽《三只猴子》音樂。
——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歌是唱誰的?它們發生了什么事?有幾只猴子? 三只猴子在干嘛?(三只猴子在床上跳) 后來怎么了?(有一只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怎么啦?(媽媽急的大聲叫) 叫它干嘛?(趕快下來別再跳)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幫助幼兒清楚歌曲內容。幼兒每說一個內容,教師就唱出這部分歌詞,直到播放的內容全部用圖片表示出來。我們給這首歌取一個名字叫什么?
二、節奏游戲,感知歌曲。
談話:小朋友們知道小猴在床上干什么?為什么猴子的頭上會摔了一個包呢?怎樣跳頭上才不會起包呢?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小結:如果我們有節奏地跳,頭上就不會摔包。
1、播放音樂一遍, 幼兒站在原地,跟著節奏嘗試跳。
2、 剛才,我們是按自己的節奏隨意跳,教師出示小卡片ⅹ,出示節奏︳ⅹ ⅹ ⅹ ⅹ︳要求幼兒按照每一句跳四下的方法跳一跳。配班老師給出前奏,教師清唱歌曲第一段。約定前奏不動,音樂起才開始跳。
3、幼兒三人一組,扮演三只猴子,手拉手跳節奏︳ⅹ ⅹ ⅹ ⅹ︳教師清唱歌曲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