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學目標:
(一) 知識教學:
1. 進一步了解時間、空間相結合的說明順序。
2. 掌握“址、奠、樞、桁、檐、憩”6個字。
(二) 能力訓練:
1. 初步學會按空間順序寫簡單的說明文。
(三) 感受改革開放以來祖國的巨大變化。
二、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清課文結構順序。
2. 修改說明順序不當、語言不準確的說明文。
二、教學過程:
1. 導入課文。
2. 自學課文,列出本文的寫作提綱。(學生板演)
第一部分:(1—3)介紹北京鐵路新客站建成的時間、所在的方位和建筑的規模。
總體介紹三個組成部分。(4)
介紹北站房的布局。(5)
第二部分:(4—8)具體介紹北京鐵路 介紹南站房和高架候車廳的布局。(6)
新客站的布局。 介紹站內的服務設施。(7)
介紹新客站的廣場不僅和有關設施。(8)
第三部分:(9)介紹北京新客站建成后的作用。
3. 分析順序:
課文總體上是按時間順序:從設計、施工、說到建成后的作用。
說明北京鐵路新客站的布局是按空間順序。
課文將縱向說明(時間順序)和橫向說明(空間順序)結合起來。
4. 理清《我們的校園》的行文思路。
讓一學生看著平面圖,離開課文,講述自己參觀這座校園的經過。
默讀課文,列出該文的結構提綱。
我們的校園
中心:介紹校園的建筑。
第一部分:(1)簡介學校的位置和概貌。
第二部分:(2—8)介紹校園建筑的特征。
《華夏之門——北京鐵路新客站》教案
第四冊中國主要鐵路干線教案
知識目標]
1、鐵路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
2、記住:南北干線(5條),東西干線(3條),鐵路樞紐(6個)。
[能力目標]
1、學會在填充圖中準確地填出我國主要的鐵路干線及鐵路樞紐。
2、應用全國鐵路網的知識,結合地圖選擇合理的運輸路線。
教學重點:
記住南北、東西干線及鐵路樞紐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 鐵路干線填充圖
教學方法:
啟發談話法 講述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1、師:同學們看到畫面,就知道了我們這節課要講的內容和什么有關?(火車運行畫面配以音樂)
2、師:前面我們了解到鐵路是我國最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在大陸上除西藏外,已經形成了連通祖國各地的鐵路網。
3、師:同學們肯定乘火車去過祖國的不少地方,誰來說說你都到過哪?(學生發言)
4、師:同學們去的地方可真多,可是你們想過是沿哪條鐵路線去的,途中經過了哪些重要城市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我國的鐵路干線。
屏幕顯示板書:中國主要鐵路干線
5、請同學們看這一節課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屏幕顯示目標,一生讀)
二、達標活動
(一) 學習南北干線
1、師:我國幅員遼闊,鐵路線縱橫交錯。我們按方向分為南北和東西干線。我們先來學習南北干線,一共有五條。
2、師:第一條南北干線是由兩條鐵路構成,(電腦演示,學生看屏幕)我們以首都北京為起點,到達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市,這條鐵路稱作什么?(京哈線)大家再看,還是從北京出發一直南下到廣東省省會廣州市,這條鐵路叫什么?(京廣線)
(1)京哈線和京廣線兩條鐵路形成了一條貫通祖國南北的鐵路“大動脈”(電腦演示,鐵路線閃動)
(2)請大家找一找,京哈線和京廣線途中經過哪些城市?(提示可以看地圖冊5頁圖找。)
3、在1997年香港回歸之前,我國建成了一條連通首都和港澳地區的南北大干線,是什么鐵路?(京九線)
(1)它北起北京,南抵香港的九龍。(電腦演示)
(2)它是新中國建立后興建的路線最長、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鐵路。它的建成,發揮了哪些巨大的作用呢?(學生看屏幕,一生讀,其它學生了解)
4、師:在前面我們學習了中國有四大工業基地,其中有一條鐵路連接了京津唐和滬寧杭兩大工業基地,同學們知道是哪一條?(京滬線)
(1)京滬線是從首都北京到上海市。(電腦演示)它是東部沿海的交通大動脈。
(2)途中經過了哪幾個城市讓學生查出。(提示看地圖冊5頁)
5、第四條南北干線先請大家看清它的起止地點及途中經過的主要城市。(電腦演示)
(1)讓學生說出城市名及所在省區
(2)起點是山西省的太原,終點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柳州市,途中經過河南省的焦作市和湖北省的枝城。
6、新中國成立后在廣大的西南地區修建了許多鐵路,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寶成線、成昆線和南昆線。
(1)我們來看寶成—成昆—南昆線的位置(電腦演示)
(2)寶成線是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它途中穿秦嶺、大巴山、工程十分艱巨(錄像)
(3)成昆線和南昆線所經地區地形及其險要,地形復雜。這兩段鐵路中的橋梁和隧道的長度差不多相當于全長的一半。尤其南昆鐵路建成,標志著我國在艱難山區修筑鐵路和建設橋梁的科學技術,已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7、小結:這就是我國五條南北干線,又可簡稱為“五縱”(屏幕展示,生記憶)8、運用“開火車接力賽”的形式,鞏固所學鐵路線及起止地點,進行及時反饋。
(二)學習東西干線
1、師:學習完南北干線,我們再來了解溝通沿海和內地的東西干線。
2、師:第一條位置靠北的東西干線先從北京到達內蒙古的包頭稱為京包線,在從包頭向西南到蘭州,稱為京包線。(電腦演示)它是聯系華北和西北的鐵路線。
3、第二條東西干線也是由兩條鐵路構成,從江蘇的連云港向西經過徐州、鄭州、寶雞,到達甘肅省的省會蘭州市。(電腦演示)
(1)甘肅省的簡稱是什么?(甘或隴)連云港市在古代被稱為海州,因而這條鐵路命名為隴海線。
(2)這條鐵路與哪幾條南北干線相交?(查地圖冊5頁)
(3)為了開發西北地區我們又修建了從蘭州到烏魯木齊的鐵路,向西已經修到了邊境地區的阿拉山口。烏魯木齊是哪個自治區的首府?這條鐵路的叫什么?(電腦演示)
(4)這兩條鐵路構成了橫貫我國東西最長的大干線。尤其蘭新鐵路經過的地區氣候干燥,多風多沙。鐵路建設者要一邊筑路,一邊治沙,工程量相當大。
(5)隴海—蘭新線在新疆境內的阿拉山口與中亞鐵路接軌,向西和歐洲聯網,形成“亞歐鐵路大陸橋”,這條鐵路大陸橋的起止地點是哪里?作用如何?(屏幕展示,一學生讀,其它學生了解)
4、第三條東西干線大體與隴海線平行,是由四條鐵路連貫而成。先請學生說出各段鐵路的起止城市的名稱以及它們分別在哪個省區?(學生回答)
(1)師:從上海到杭州稱為滬杭線;從杭州到株洲稱為浙贛線;從株洲到貴陽稱為湘黔線;從貴陽到昆明稱貴昆線。(電腦演示)
(2)學生在填充圖中自己畫出。
5、小結:這就是我國三條東西干線,又可簡稱“三橫”。
6、運用“看誰回答的快”的形式,回答東西干線鐵路線的名稱及起止地點,及時進行反饋。
(三)學習鐵路樞紐
1、師:東西干線和南北干線交會處形成許多重要的鐵路樞紐。
2、電腦演示:北京、徐州、鄭州、蘭州、株洲、成都這些鐵路樞紐的名稱,提問學生它們分別是哪幾條鐵路線的交會處?(學生回答)
3、師:北京是全國最大的鐵路樞紐。(錄像)
4、讓學生在填充圖上標出。
三、練習反饋
1、練習一:快速用直線畫一幅我國主要鐵路干線和鐵路交會點示意圖,并回答下列問題:乘火車由哈爾濱到廣州,選擇最近便的鐵路線,并說出沿途在哪些城市與其它主要鐵路干線交會?(電腦演示,反饋糾正)
2、練習二:
(1) 題目:有一個旅游團,從天津出發,準備乘火車到以下一些地方旅游參觀: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上海浦東、春城昆明,最后返回天津。請設計一條最近便的旅游路線。
(2) 學生回答后,反饋糾正,并用電腦演示最便捷的旅游路線。
(3) 答案:從天津乘京滬到上海,轉乘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到昆明,在沿成昆—寶成到寶雞市,乘隴海線到西安后在到鄭州,沿京廣線北上到北京,最后從北京乘京滬或京哈線到天津。
四、教學總結
(一)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我國主要的鐵路干線:五條南北干線,三條東西干線和六個鐵路樞紐。同學們不僅要記住它們的名稱,更重要的是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日常生活遇到的實際問題。
(二)師:當前我國的鐵路部門正致力于火車提速,預計到2015年火車時速將達到200千米左右;為了實現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順利實施,我國將在廣大的西部地區掀起大規模的鐵路、公路建設熱潮。此外,我們諸城市快要通火車了,我們能在自己的家門口坐火車,真是高興。同學們可以談談對于鐵路建設有哪些想法和建議。(學生發言)我想同學們中間肯定會涌現出許多優秀的鐵路建設者。
五、板書設計
一、 南北干線
1、 京哈-京廣線
2、 京九線
3、 京滬線
4、 太焦-焦枝-枝柳線
5、寶成-成昆-南昆線
“五縱”
“三橫”
“六樞紐”
二、東西干線
把心路鋪到靈魂深處去──《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談(精選17篇)
把心路鋪到靈魂深處去──《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談 篇1
教學《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了解了青藏鐵路的基本情況和施工的艱難后,我發起了給青藏鐵路命名的比賽。孩子們的命名還真有幾份創意。
諶思捷:英雄路,青藏鐵路的建設者克服了前所未有的重重困難,難道他們不是英雄嗎?
陳民哲:神工路,這樣一條難以施工的鐵路勝利建成,簡直就是鬼斧神工!
鄧興航:富強路,雖然這個名字很老土,但正是有祖國的富強才修成了這條路;有了這條路,祖國會更富強。
肖選睿:天路,因為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鐵路。
董培源:漢藏路,因為它使藏族人民和漢族人民更加情深誼厚。
……
此時,孩子們正和我一起把愛國建國的心路鋪到靈魂深處去。
把心路鋪到靈魂深處去──《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談 篇2共案部分
課題: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教學理念:
課內閱讀課文就是要檢驗學生能否運用在精讀課文時學到的學習方法進行閱讀。閱讀提示作為編者寫在教材前的話,有提示全文,引領閱讀的作用。應重視這一寶貴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能讀,會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妖嬈”等14個生字。
2、能力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聯系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精選16篇)
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篇1
共案部分
課題: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教學理念:
課內閱讀課文就是要檢驗學生能否運用在精讀課文時學到的學習方法進行閱讀。閱讀提示作為編者寫在教材前的話,有提示全文,引領閱讀的作用。應重視這一寶貴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能讀,會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妖嬈”等14個生字。
2、能力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聯系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
體會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感受建設者勇克難關,頑強拼搏的英勇氣概。
重點難點:
了解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所遇的困難,感受勇克難關的英勇氣概,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具準備:
收集相關資料
自主預習:
(1)默讀課文,說說青藏鐵路是一條什么樣的鐵路。
(2)建設者在修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3)收集有關西部大開發的資料。
提練主線:
(1)知道青藏鐵路是一條什么樣的鐵路;
(2)建設者在修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張掖鐵路學校新課程改革研討觀摩課教案《海燕》(精選13篇)
張掖鐵路學校新課程改革研討觀摩課教案《海燕》 篇1
張掖鐵路學校
新課程改革研討觀摩課教案
語文組 張曉軍
【備課時間】:2005、3、27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了解散文詩的一般特點。
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把握散文詩的優美意境,培養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
2、品味文章用詞的準確性,積極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德育目標:
領會“海燕”精神的內涵,結合實際,運用發散思維,使學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現實意義。
【教學重點】:
1、品味文章用詞的準確性。
2、理解“海燕”精神的內涵,把握“海燕”精神的現實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對比、襯托、象征等手法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方法】::1、誦讀法。2、提問法。3、練習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CAI課件
【教學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 新課:
提問:你為什么喜歡詩歌?或者你喜歡詩歌的什么?(學生的回答可能涉及:語言優美、情感豐富、有強烈的節奏感)但是可能有一些同學對散文是情有獨衷,是因為散文不僅語言優美,情感豐富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如果我們要飽覽這兩種眼福,怎們辦呢?一種新的文學樣式為我們提供了方便。同學們說:哪一種文學樣式?(散文詩)今天我們就走進
【板題】: 海燕
高爾基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妖、嬈”等1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聯系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建設者勇克難關,頑強拼搏的英勇氣概。
教學重、難點:了解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所遇到的困難,感受勇克難關的英勇氣概,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課時:一課時
課前準備:收集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示課題
你們知道嗎,過去,為了西部的發展和繁榮,老一輩建設者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如今,為了加快西部的建設,新一代建設者正踏著他們的足跡,獻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就將介紹這些建設者們是怎樣通過艱辛的勞動才取得的成績。齊讀課題。
二、根據提示,初讀課文
1.自讀導語,理清學習本文有幾個方面的要求。
(1)知道青藏鐵路是一條什么樣的鐵路;
(2)建設者在修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3)搜集有關西部大開發的資料。(此項任務可放在學習完成后再做)
2.初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3.小組交流:
(1)檢查生字字音及組詞情況;
(2)把不理解的句子提出來,進行歸納,為全班交流作準備。
三、再讀課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1.全班分組合作讀課文。
2.提問:自讀提示中哪個問題對理解全文最為重要?
3.指導讀課文,著重理解在修建過程中,建設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請勾出課文中相關語句,聯系實際或收集的資料進行批注,小組交流。(學生自學勾畫,小組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