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能理解"悠蕩,汲取,柔軟,篷帳"等詞語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課文.
3,鼓勵學生大膽想像,仿照課文前三節再編一段.
4,品讀理解詩的內容,感悟詩情,通過幻想和想象,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重點難點】
重點:多種形式朗讀,理解詩人的想象,感悟詩情.
難點:大膽想象,仿照課文前三節再編一段.
【教學安排】1時.
【設計理念】
在《我想》這節課,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注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理念.在學習過程中首先引導學生探究學習,然后是自主合作學習,循循漸進,逐步提高要求,使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從課文中感受,熏陶.同時,給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及表達的機會,激發學生創造的激qing,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遐想.
1,播放歌曲 《種太陽》,認真聆聽,說說你從歌曲中聽到那個小孩子的什么美好的愿望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你也曾有過這么大膽而神奇的想像嗎 指名說說,激發想象興趣.
3,教師導言引入: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兒童詩《我想》,一起走進小詩中,去了解一下小朋友心中的美好愿望.讓我們和小作者一起領略那異彩紛呈的想象世界,去體味那奇異的想象所帶來的快樂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教師用一段《種太陽》這首歌曲來創設愉快的思想境界,激發學生展開想像的欲望,激起學生想像的熱情,使學生的思維開始拓寬,更貼近幻想的境界.
(二)檢測回顧,初步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