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鴉和狐貍 》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和方法
通過學習課文,抓住狐貍說的三次話,使學生懂得喜歡聽奉承話就容易上當受騙的道理。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讀讀”、“說說”、“演演”,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
教學重、難點:
領會狐貍對烏鴉所說的三次對話,揭示狐貍狡猾的本性,教育學生懂得愛聽奉承話就容易上當受騙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揭題激趣。
1、出示圖片,教師邊指圖邊講:在大森林里,住著這樣一對鄰居,一只長的很丑叫聲難聽,但喜歡聽奉承話的烏鴉,一只好吃懶做,而又狡猾的狐貍,這一天他們湊在一塊,發生了什么事呢?
2、誰能根據上節課的學習,用自己的話講講烏鴉和狐貍的故事。
3、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烏鴉和狐貍》
二、研讀重點,探究感悟。
1、生自由讀1、2、3自然段。
(1)弄清烏鴉和狐貍的故事。
(2)理解“叼、饞的直流口水”的意思,并對狐貍的心理進行想象。
2、朗讀4——8自然段。
(1)用“________”畫出狐貍說的話,用“﹏﹏﹏”畫出烏鴉的反應。
(2)大屏幕出示4、5、6自然段。
①、指名讀狐貍對烏鴉講的第一次奉承話。師問:“狐貍想了想,他在想什么呢?從‘想了想’和‘笑著’你會體會到了什么?”
②、指導學生讀好狐貍說話時的語氣,同時體會烏鴉聽了狐貍的話以后有什么變化,(要讀出狐貍的狡猾和虛情假意。)
③、分角色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