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 篇1
我們課題組成員把這一段時間的調研實踐進行了反思,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任務驅動的形式化和簡單化
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實施中存在著將任務簡單化的傾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對達成教學目標確實有著獨特的優勢,但把任務簡化為以教學目標的問題的提出,就有犯形式主義錯誤之嫌了。比如,在高一“計算機網絡”一節的示范課上,教學目標是:認識并了解計算機網絡。作用。分類和組成,教師依此提出了四個問題什么是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的作用?計算機網絡的分類?計算機網絡的組成?并認為這就是給學生提出的四個任務,而后用大半節課的時間要求學生從教師做好的網絡課件中,分別單擊“計算機網絡”“網絡的作用”“網絡的分類”“網絡的組成”等超級鏈接,通過看到屏幕上呈現出的與書本上一致的概念性的答案,來完成“任務”。這種對“任務”與“問題”的理解未免過于膚淺,這里提出的四個“問題”不需要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來建構知識框架,而只需要打開書本就可輕而易舉地獲取正確答案,它不是“任務”,不構成“任務驅動”的前提,自然也不屬于任務驅動教學方式,這位教師所做的課件自然也屬于“課本搬家”。對高中學生尤其是城市的高中學生,這種照搬課本的信息技術課是不會受歡迎的,因為學生已經具備了良好的閱讀能力,他們不需要“課本搬家”,他們渴望獲得在教師引導下的,展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展示事物本質的具有實際意義的任務驅動下的研究性、探索性的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