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周長》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生經(jīng)歷圓周率的探索過程,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長的公式,能運用圓周長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合圓周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探究圓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系,掌握圓周長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圓周率的意義,能運用圓的周長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大小不同的圓、線、小尺。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4。
1.話交流:同學們,我們經(jīng)常聽人們說:“我買了一個28的自行車!薄拔屹I了一個24英寸的彩電”。這里的“28”和“24英寸”都是表示物體規(guī)格的數(shù)字。
2.件出示例4題目及圖示,全班交流:你從圖中了解哪些信息?
3.組交流:從你課前滾動大小不同的圓片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4.件演示車輪滾動,驗證學生的發(fā)現(xiàn)。
5.班交流:
你覺得圓的周長和圓的什么關系?(直徑越大,圓也就越大,所以周長也越長。因為直徑是半徑的2倍,所以說圓的周長跟半徑也有關。)
二、教學例5。
1.件出示例5,全班交流:這樣的實驗你們課前做了嗎?
2.拿出課前探究圓周長與圓的直徑關系實驗單,小組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3.名匯報,全班交流。
、 各小組派一名同學展示實驗記錄單,介紹實驗過程。
、 縱觀各組的實驗結果,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