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春》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領會作者贊美春天,積極進取的思想感情。激勵學生珍惜春光,奮發向上。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一、領會文中描寫景物委婉細致,用詞準確、生動,比喻形象鮮明,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二、學習選用鮮明、準確的語言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有感情地描繪景物。
三、朗讀、背誦。
課時安排:
2教時。
教學步驟:
一、復習舊知識,展現春的意境。
今天,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了陽光明媚、東風蕩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彩筆描繪春天,歌頌春天。
同學們想一想,詩人杜甫在《絕句》中怎樣描繪春色的?(同學背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樣描繪的?(同學背誦:“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萬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蘇舜欽在《淮中晚泊犢頭》的詩中又是怎樣寫春的呢?(同學背誦:“春陽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二、進行比較,激發興趣。
以上背誦的詩都是絕句,容量有限,是取一個景物或兩三個景物來寫春的,今天學的散文《春》寫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樹、花、鳥、風、雨等等。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呢?再說,春就在我們身邊,現在我們就歡樂地生活在陽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寫的這些景物的姿態、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沒有呢?讓我們細讀課文,領略大好春光,尋找與作者觀察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