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語言文字為本、自讀自悟——《太陽》說課 篇1
一、說設計理念
理念一: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學習語文就是要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即“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換句話說,就是從文本出發,從對字詞句段的揣摩和感悟,去感知文本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所以,語文學習既有一個學習語文基礎的問題,又有一個打好人文底子的問題。這二者是統一的,是血肉相連的。
理念二:學生、教師、文本三者間的對話。語言感知具體表現在閱讀過程之中,這個過程實際就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的過程。是不斷在預設中生成的過程,不需要任何矯飾與雕琢。好的語文課留給孩子的,不僅僅是人文情懷的留念,更應該是語言魅力的回味——是真實的、雋永的!理想的閱讀教學,應該在與文本的對話中,使師生都能達到精神與言語的整體共升,并能悠遠回味……
二、說教材
《太陽》是一篇安排在三年級下期第六組里的課文,本組課文編者意在向我們講述宇宙知識,展示科技成果,讓我們感受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激發我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作者為我們帶來的《太陽》一課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向我們介紹了太陽的三個特點以及太陽和人類的密切聯系。編者選編本課的意圖是為了讓學生在課文學習中增長自然知識,學習用聯系的眼光看待自然界,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同時接觸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
根據編者的意圖、作者的意圖、本課的特點以及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