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學生的語言能力普遍較差,有的說話不清晰,有的說話結結巴巴,有的一次只能說兩三個字,稍微長點就讀不完整,還有的用詞不當,語法混亂,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情況千差萬別、不一而足。入學以后,對他們進行專門的語言訓練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就談談在工作中我是怎么對他們進行語言訓練的。
一、反復聽說 積累語言
智障兒童的語言能力不強主要是因為他們詞匯貧乏,他們所使用的大都是表示物體名稱的名詞或表示動作的動詞,但數量有限,不能組織完整的語句,另外幾乎不會使用形容詞、連詞等其他類詞匯。在語言訓練中,我充分利用實物、圖片、電視、錄象等教學生說事物的名稱,如:認識常見的動植物、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勞動工具等,學說禮貌用語、生活用語等等。慢慢地等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詞匯后,我又教他們進行詞組的補充練習,學習使用一些形容詞,如:( )的天空、( )的太陽、( )的學校、( )的老師等等;另外還通過實物或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學生學習使用反義詞,比如:足球大,皮球( )。爸爸是男的,媽媽是( )等等。通過不斷的學習,學生掌握的詞匯量明顯增加了。
根據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穩定性差、不隨意注意占優勢、識記慢、保持不牢、再現不準、掌握比較慢的特點,我在進行語言訓練時,采用了聽說交替、經常復習鞏固的方法。先讓學生反復聽錄音,然后再逐一進行教學,在隨后的一段時間,經常復習鞏固,直到學生真正掌握了為止。有時一個詞、一個句子要聽一兩天,再教三四天,復習七八天學生才能掌握。雖然學生學習的進度比較慢,但每當學生掌握了一個新詞、一個新句子、一首新的兒歌、新的詩歌時,我都要高興很長時間,真是有耕耘就有收獲,雖然這種收獲相比耕耘來說顯得那么微不足道,但這畢竟是自己勞動的結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