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詹天佑》說課稿 篇1
一、交流信息,激發興趣
讓學生交流詹天佑所處的時代背景、生平、求學事跡等方面的資料,初步了解詹天佑。激起學生對了解詹天佑一生偉大業績的興趣。學生的注意力自然就引向了全文的重點部分,即介紹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內容。
二、小組合作學習,體會施工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感悟詹天佑的杰出才干。
葉老曾說:“教是為了不教。”而傳統教學的弊端就在于教師繁瑣的講解分析,占據了學生讀書的時間,從而使學生失去了練筆的機會。事實上,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當學生迫切想學習第三段,感悟詹天佑超人的智慧和杰出才干時,我因勢利導讓學生采取小組合作探討的方式來學習,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習伙伴,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從而使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和興趣交流呈現出雙向和多向互動的局面,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自覺主動熱情的學習狀態,投入到讀、思、議、畫、寫等語文活動中去。
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匯報學習成果。如:勘測線路部分,學生們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詞句,結合生活實際和課前收集到的資料,感受詹天佑嚴肅認真、吃苦耐勞、身先士卒的工作態度和作風。并體會到他能完成任務的思想動力源于他深深的`愛國熱情。
開鑿隧道部分,學生通過畫示意圖,體會詹天佑一切從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地勢采用不同工作方法,從而感悟詹天佑的智慧和才干,這體現了學科的綜合,有效利用美術教學來解決語文學習中的問題。
設計人字形線路部分,學生除了畫示意圖,還演示火車走人字形線路的原理,充分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