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結(jié)構(gòu)謹嚴、波瀾起伏的藝術(shù)特色。
2、學習魯迅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增強民族自信心。
重點、難點:
1、重點: 反駁論證的方法(間接反駁)
2、難點: 文章所表現(xiàn)的魯迅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領(lǐng)會。
學習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學習過程
1.基礎知識
⑴了解背景
這篇文章寫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變?nèi)苣曛蟆.敃r,有些人散布對抗日前途的悲觀論調(diào),指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魯迅這篇文章,就是為批駁這種錯誤論調(diào),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寫的。熟讀課文,對文中的一些句、段的深層含義和所隱指的具體內(nèi)容,要結(jié)合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切體會。
⑵掌握下列詞語:
玄虛 渺茫 誆騙 懷古傷今 為民請命
2.技能訓練
⑴討論分析
①找出對方的論點和論據(jù),討論它們的關(guān)系是否成立?
②魯迅是如何 駁斥論敵的論點和論據(jù)的?
③作者的論點什么?它是如何樹立起來的?
④文章中的幾處“中國人”內(nèi)涵是否相同?
⑤ 哪些人可稱是“中國的脊梁”? 為什么稱為“中國的脊梁”?
⑵閱讀理解
揣摩課文開頭的兩段話,回答后邊的問題。
從公開的文字上看起來:兩年以前,我們總自夸著“地大物博”,是事實;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著國聯(lián),也是事實;現(xiàn)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國聯(lián),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