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心得體會(精選16篇)
道德模范心得體會 篇1
6月30日,在局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學習汝陽縣首屆十大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跡。使我有機會看到了很多品質高尚的人。當看到道德模范張娟的事跡事,特別讓我感動。
張娟是蔡店鄉常渠小學教師,年僅47歲的張娟老師,左腿患股骨頭壞死,她還是拄著雙拐,堅持站在講臺上。為了不耽誤學生的課,張娟一直忍著病痛的折磨給孩子們上課。好幾次,因為站不穩,張娟摔倒在講臺上,但她還是頑強地站起來堅持把課講完。后為到洛陽檢查,結果是三期股骨頭壞死,醫院建議她馬上住院治療。但想了一個晚上后,張娟決定回學校上課。那個晚上,張娟想的最多的還是她的學生。因為如果換新老師,孩子們肯定不適應,老師對學生也不了解,會耽誤學生的。第二天一大早,當她和丈夫趕回到學校的時候,學校大門剛剛打開,終于,她沒有耽誤這天早上的第一節課。她病情愈加嚴重,每天拄著雙拐的張娟,強忍著疼痛,堅持到教室上課,給孩子們做輔導。為了照顧張娟,丈夫姬合賓也只好放棄了自己的工作。等孩子們考試結束了,張娟和丈夫又到醫院檢查,醫生告訴他們,必須立即做手術。如果做手術,就意味著她必須離開站了近30年的講臺,張娟還是放不下自己的學生,但是身體絕對不允許自己再回到講臺上了。這時候,張娟心中萌生了讓剛從大學畢業的女兒回來替她上課。在女兒上課的時候,她還是放心不下,拄著拐杖來到教室,給女兒作指導。
張娟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女兒一起把她們班的學生教好,看著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對于自己的病情,張娟說:“我一定要趕緊治好病,我還年輕呀,我一定還能站在講臺上的,我離不開我的學生!”
學習完張娟的事跡后,讓我十分感動,感覺動她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她在平凡的崗位上,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在教育這片土地上,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毅然選擇放棄治療,教好學生,以堅強的毅力和執著的追求詮釋了教師的深刻內涵。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端正自己的認識,在以他們為榜樣,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汝陽的居民養老事業增光添彩。
道德模范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我看了第三屆唐山市道德模范獎頒獎晚會,心中感想很多。道德模范的事跡深深的打動了我。
段思序,時時刻刻學雷鋒、做好事。他和一位老人非親非故,卻照顧老人直到去世。玉樹地震時,他捐款兩千元,之后又以雷鋒名義捐了兩千元。他常說雷鋒活在他心中。
張連泉,投資辦廠,就是為了幫助那些從監獄里出來的人,讓那些犯人到自己廠里有一個工作。一個犯人喜歡喝酒,喝醉了就打人,張連泉也被酒瓶劃傷,可他仍然沒有放棄那些人。
一件件模范事跡讓我感到敬佩,他們的所作所為雖然不是驚天大事,但卻能感動千千萬萬的人們。
姚瑞興,他是一個漁民,在海里,他看到一個兒童落水,便跳下水勇救落水兒童,兒童脫險了,可他卻淹死了。他用寶貴的生命換取了兒童的平安。
在金客隆超市,歹徒搶劫錢物。一個店員被挾持,組長吳建平挺身而出,“你把她放了,我來做人質!”只見那歹徒把店員魏雪薇推出去,又迅速的拉住組長吳建平,用刀架著她的脖子。這時,另一個店員魯海芳馬上伸出手來搶刀子,手、腿等多個地方受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后終于把歹徒給制服了。
在生死存亡的考驗面前,姚瑞興、吳建平、魯海芳交上了一份滿分的答卷,彰顯著人性的光輝。
道德是最重要的,希望每一個人都擁有高尚的品質,愿我們的社會每天都和諧平安!
道德模范心得體會 篇3
一年一度的道德模范評選活動,總能讓一大批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走向熒屏,走進公眾,引發全社會對當前社會道德綱常、傳統美德、社會和諧、人際關系、信仰導向等問題的思考。在這些自發深入的思考中,人們啟迪智慧,接受教育。
這些道德模范,或展示了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道德情懷;或弘揚了見義勇為、勇于擔當的無畏精神;或延續了以誠待人、守信踐諾的傳統品格;或詮釋了敬業奉獻、勤勉做事的職業操守;或踐行了孝老愛親、血脈相依的至美真情。人們在欣賞他們的同時,也會思考:到底是什么力量,讓他們擺脫理欲糾纏、打破利義沖突,而義無反顧地選擇堅守和孤獨?純粹的道德是完全拋去外在利益算計,出于康德說的“道德律令”的自覺自愿行為,以利益誘導或強迫的方式推行道德,哪怕是出于公心公利,也會違反道德要求,走向道德的反面。道德的真正作用不在行為引領,而在心靈啟示,這些道德模范,就是用自己的道德行為,點亮了每個人心靈之燈,讓我們明白,世界上有一種穿透時空的壯麗,有一種流傳千載的溫暖。
在社會發展的轉型期,道德、規則約束力下降,浮躁、功利傳播力增強,以市場交換為原則,更多的人把目光盯在自身利益上,更多的人在用言行踐踏道德的崇高圣潔,當我們打開了利欲之門時,也就關閉了欣賞陽光彩虹的窗戶。人是精神的存在,在物欲的滿足中,最終得到的只能是內心的空虛和怯懦。社會需要道德點綴,人生需要道德引領,心靈需要道德澆灌,道德是社會的彩虹,是人生的雨露,是心靈的花朵。只有在道德的國度,社會才是和諧穩定的,人們才是幸福美好的,人類的未來和希望,只能以道德為載體。這些道德模范彰顯了人間大愛,展現了人性大美,感動了全社會,溫暖了全中國,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行為的昭示和引領,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拯救和希望。
用道德點亮心靈之燈,就是要正視道德的價值,堅守道德契約,還道德崇高圣潔的地位。用心感悟這些道德模范,用心感悟這些平凡的人和事,在心靈深處開啟一扇窗,點燃一盞燈,用人間大愛,詮釋生活的真諦;用人間至善,顯示超凡的勇氣,無論天荒地老,無論滄海桑田,用我們自己的一顆赤子之心,見證了中華文明五千年血脈相隨。
道德模范心得體會 篇4
怎么評價我們今天的時代?很多人說,越來越功利、浮躁、冷漠;也有人很多說,奮斗、創新、張揚個性。無論面對什么,似乎都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如此的眾說紛紜,好壞不一,多樣多元。
但近幾年來,來自民間、來自群眾自發授予一大批“最美”的人風起云涌,最美教師、最美司機、最美孝心少年、最美戰士??
這些“草根”英雄的事跡得到空前廣泛的傳誦和全社會一致贊譽,他們成為新時期一道最亮麗的時代色彩,帶給中國人一次又一次發自內心的感動和溫暖。
20__年7月11日上午9時許,江西籍摩的司機江祖爭將一名乘客載到市百德商住樓附近,乘客下車時將一只手提包遺忘在他的摩托車上。江祖爭發現包里有20200元現金、身份證和銀行卡,對于以開摩的為生、家境并不富裕的他來說,這是一筆巨款。但江祖爭秉持要賺就賺“良心錢”的想法,面對巨款,不為所動,毫不猶豫地將錢物交到湖濱派出所。12日,失主來到派出所領回手提包。其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受到石獅網友地熱捧,親切地稱他為“摩的哥”。在石獅打工的13年中,多次歸還乘客落在他車上的物品,靠的就是“誠實做人,誠信做事”的原則,他的義舉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
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們的心中,總有一種平凡,讓我們淚流滿面。他們都是我們身邊的最普通的人,卻在那一瞬間完成了令人高山仰止的壯舉。
都說下定決心見義勇為只需要幾秒鐘,甚至只是本能反應,但這幾秒鐘和本能背后卻沉淀著整個人生過程中的善良、勇敢與擔當。
道德模范心得體會 篇5
全國醫生道德是一種美德,是個人品質的一種根本體現,一個且具有崇高品質的人,也同樣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
道德和法律有相同之處,即都可以約束人。但道德對人的約束更多的取決于個人的品質。而法律對人的約束則是外在施加的,是一種強制性手段。因此,法律是制止違法犯罪的有效手段,但同時也是一種治標的手段。而道德雖然不是制止不良風氣的有效手段,但卻是治本的手段。所以,整個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最終需要每個人道德素質的提高。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今社會,權、錢、色等欲望讓人們不惜做出重大的犧牲而做出違法的事。因此在全社會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時,道德觀念深入人心,本身就是一個漫長和過程。但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加快這個過程。現在,胡提出了“八榮八恥”,我認為這必定是提高人們道德素質的一種很好的催化劑。
今天,國家推同了307位道德模范的代表人,我是其中一位。北京一行,使我有機會接觸到了更多的先進事跡,看到了很多品質高尚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身也有很多以前沒有發現的缺點,自己也必須向其它的道德模范們學習。這讓我想到,我們雖身為道德模范,但并不意味著我們的道德素質已相當高了,我們知道,十全十美的東西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我們上大力提倡公民向道德模范學習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們這些道德模范也要學習,不僅要學習其它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也要學習那些未評上道德模范的優秀人物。
這次,國家推出的307道德模范分為5大類別:助人為樂,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見義勇為。但這并不表示各個道德模范只在其所在的一個方面具有良好的素質,而是這個方面的事跡最為突出。所謂道德模范應該是一個全面的模范,而不應該只是某一個方面的模范,否則就不能稱其為道德模范了。我們學習道德模范時,要全面的去學習,而不能只學習其某一個方面。
我們一方面用道德模范的事跡去感召人,另一方面發動人民群眾向道德模范學習,這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必將取得豐碩的成果。如果只讓優秀的事跡去感召人而不提倡大家去學習,或者只提倡去學習好的東西而沒有實實在在的事跡,這都是行不通的。
道德模范心得體會 篇6
劉習明,男,漢族,1959年4月生,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長沙生殖醫學醫院院長。
38年初心不改,專注不孕癥的研究和治療,為近3萬個不孕癥家庭實現生兒育女夢想;承諾“不讓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錢”,26年來減免患者治療費用1000余萬元,為踐行“醫者仁心”寫下最美注解。
踐行初心與諾言,全力攻克不孕不育難題。劉習明在行醫過程中,常接觸到不孕癥患者。1983年,劉習明立下諾言:攻克不孕不育難題,哪怕耗上一生的.時間。劉習明遍訪全國知名老中醫,廣讀中醫典籍,刻苦鉆研醫術。1995年,劉習明拿出全部積蓄創辦了長沙不孕不育專科醫院。20__年該院獲批試運行夫精人工授精技術。20__年獲批正式運行試管嬰兒技術。目前醫院已形成中醫中藥、康復理療、西醫手術、宮(腹)腔鏡微創手術、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的不孕癥治療體系。
劉習明承諾,“不讓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錢”。他嚴格規范醫療項目收費,“因病制宜”制定經濟有效的治療方案,對經檢查確診無法治愈的患者耐心勸導,不做無謂的治療。他身體力行帶領全院醫務人員廉潔行醫,拒收紅包、禮品。他為特困家庭患者減免醫療費,甚至補貼回家路費。26年來,劉習明為4000多名患者減免治療費達1000余萬元。
劉習明常年組織醫療隊深入貧困、偏遠地區免費送醫送藥;他在湖南師范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吉首大學、南華大學等大學設立“劉習明獎學金”,目前累計獎勵學生460人次、教師52名,獎金合計115.4萬元;他為武陵山區等省內90所曾是貧困地區的中小學累計捐款1850余萬元。
劉習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
道德模范心得體會 篇7
此時此刻,我的內心是澎湃的,我的眼眶是濕潤的,那些平凡而又偉大的道德模范們的事跡,縈繞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
當我觀看了全國愛崗敬業道德模范中科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研究員林俊德的感人事跡后,我更加控制不了自己的眼淚了。“我躺下就是病人,我坐著就能工作!”林俊德同志對醫生和護士們反復念叨著,“我不能躺下,躺下就再也醒不來了……”
75歲的林俊德同志身患膽管癌,當時已到晚期。就在生命終止的3天前,毅然拒絕手術治療,強忍劇痛堅持下床工作,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
昏迷不醒的他在蘇醒過來后,九次要求搬出無法工作的重癥監護室,轉到普通病房。目的只有一個,與死神賽跑,“搶救”那些至關重要的資料和數據。在他的一再堅持下,醫生和護士們流著淚,把他轉到普通病房,并時刻陪同。
病床上的林俊德,戴著氧氣面罩,身上插著各種管子,他不愿躺著當病人,他要坐起來工作。為了減少干擾,他竟然兩次讓醫生拔掉引流管和胃管。
意識時而清醒,時而模糊的林俊德忘我的工作,已經將個人生命安全完全置之度外。人們哪里會知道,此時的監護儀上,林俊德各項生命體征已瀕臨死亡的邊緣……
連續工作了五小時后,已經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老人終于累了,他躺下了。他和他的老伴說,我累了。老伴一邊撫摸著他的頭,一邊輕聲的在他耳邊喃喃:“老林,老林,現在不能睡,你看大家都來看你了,等天黑再睡!”慢慢地,林俊德閉上了雙眼,睡著了,而這一睡就再也沒有醒來,心電儀上波動的生命曲線,從屏幕上永遠地消失了。
站在生命終點,林俊德同志做到的只是一心一意做好工作本職,雖然他走了,但他卻用生命之花鐫刻著敬業奉獻的精神。看到此處時,我已泣不成聲,淚水肆無忌憚的橫流。他尊重自己的職業,恪盡職守,鞠躬盡瘁。是的,在這個物種橫流、人心不古的現代社會,我們是需要道德的這股“正能量”帶動感染所有人。
“愛崗敬業”這平時只出現在報告會或者文件上的四個字,今天活生生的展現在我的眼前,這些鮮活的事跡,既觸動著我們內心深處的溫情,也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原來生活中還有那么多讓人感動的人和事。
還記得為保護學生安全,與進入校園行兇的歹徒殊死博斗,不幸以身殉職的湖南新化縣“最美鄉村校長”——楊建一嗎?他以“站出來”的勇氣、以愛生如子的大愛、以愛校如家的擔當,任憑鮮血直流也死死揪住歹徒不松手,讓生命綻放道德的光芒,樹起了時代的精神標桿。正是這種大愛讓楊校長做出了超乎尋常的選擇,如果沒有楊校長的奮不顧身會有多少孩子受到傷害,沒有楊校長的奮不顧身,將會有多少家庭徹夜難眠。
這些道德模范沒有豪言壯語,卻用鮮活的道德行動溫暖著人心,標注著道德建設的刻度和走向,帶動著更多人弘揚真善美、抵制假惡丑。可能在他們心中,會覺得些都是自己應該做的,但他們卻是在用生命書寫自己的職責。生活中有那么多應該做的,我們又做了多少?他們就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世間的自私與貪婪,唐太宗李世民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些道德模范身上的光輝,恰恰是最平凡卻又是我們現在社會最缺少的正能量。
往往很多人抱怨:我想做的很多,但是真正能夠做到的卻太少。我想說,堅定我們心中的道德標準,實實在在的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本職工作做起,從基本道德規范做起。正如那首歌詞所唱“好人就在身邊,也許是老張小李,好人就在身邊,也許是大叔阿姨。好人就在身邊,也許是同事鄰里,好人就在身邊,也許就是自己。”
道德模范心得體會 篇8
為進一步傳遞中華民族傳統道德力量,學習道德模范事跡,弘揚道德模范精神,推進學生道德建設,20__年2月28日,駐馬店市第九中學組織學生觀看了《德耀中原----第八屆河南道德模范頒獎儀式》。
整個頒獎典禮圍繞“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敬業奉獻”、“誠實守信”、“孝老愛親”五個篇章進行。本屆當選的這些道德模范中,有救人過程中被水沖走又自救的警察楊旭恒,有秋衣磨爛舍不得扔、億萬身家揮手捐校的“大先生”王澤霖,也有用孝心撐起一個家庭的好媳婦邊巧云……一位位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跡,生動謳歌了熱愛祖國、奉獻人民的家國情懷,自強不息、砥礪前行的奮斗精神,積極進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一段段催人淚下的故事,一個個閃耀的名字,一串串感人真實的鏡頭,鐫刻著偉大時代的道德風尚,彰顯著社會前進的道德力量。
學生們在觀看過程中,時而潸然淚下,感慨模范的偉大;時而握拳示意,致敬模范的崇高。學生們紛紛表示:我要學習他們,從現在做起,扎實學習,培養品行,走近模范,傳遞美德。
此次觀看道德模范頒獎儀式,讓學生們接受了一次心靈洗禮。同學們更加下定決心,要宣傳道德模范、學習道德模范、爭做道德模范,用道德模范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從自身言行做起,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讓道德的力量薪火相傳。
道德模范心得體會 篇9
通過認真學習過道德模范事跡之后,我的“榜樣”詞典里又多了一些像___等36名這樣閃光的名字!從而有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涌動、翻騰。我十分感動于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業績;感動于他們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的助人為樂的精神;感動于他們對工作一絲不茍,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感動于他們刻苦鉆研,勇于創新的精神,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和標兵。
通過學習,我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向道德模范學習,要學習他們刻苦鉆研業務爭創一流業績的精神。
模范的事跡告訴我,無論在什么崗位上,都要有刻苦鉆研的精神,和爭創一流的干勁。劉國紅是貴陽市公交出租汽車公司四車隊三班班長,一名的普通的士司機。多次在營運中做好事、見義勇為。李遠紅帶著許士強改嫁,和現任丈夫蔡德全開始共同撫養幼女,照顧癱瘓前夫,演繹了一段感人的真情故事。“保姆媽媽”李澤英帶著卓遵琴拋下的卓欣和卓歡(雙胞胎棄嬰),艱辛地走過了十多個春秋。如今卓欣和卓歡慢慢長大了。現在,她帶著姐妹倆和自己的孩子,用汗水和勞累兌現自己的承諾。_勇是一名貴陽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村民。他平常就樂意幫助和關心別人,他始終認為幫助別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見義勇為是人間正氣。近六年以來,_勇先后抓獲搶竊手機、項鏈、耳環的犯罪分子就達9起。他總是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的精神去和一切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的感人故事等等。
二,向道德模范學習,要學習他們工作細致認真,一絲不茍的精神。
在工作中很多細節不容忽視,唯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他們業務精湛,兢兢業業,他參加工作后,在基層工作,刻苦鉆研業務,虛心向老同志請教,學習老同志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對工作細致認真,一絲不茍,受到大家一致贊揚。他們除正常工作時間外,常常中午不休息,夜晚加班,由于長期過度勞累,積勞成疾,他終于病倒了,在領導、同事和朋友的關懷鼓勵下,最終轉危為安,完全康復,創造了生命奇跡。
三,向道德模范學習,要學習他們堅守忠誠的品質。
堅守忠誠是一種習慣,是忘我的投入,是創新的前奏,是一種道德信念,他們對待工作一直是堅守忠誠的態度,他的工作環境艱苦,辦公條件差,生活清貧、枯燥、寂寞但這些都沒有讓他退怯。他每天在完成本職工作后,都堅持學習水文業務知識和專業理論,記錄大量的讀書筆記。長期的勤奮學習、刻苦練兵,他做出了自己的成績,曾兩次在全國大賽上大顯身手。他勤奮敬業,不懈追求,平凡的崗位見證了水文工作者的奉獻和忠誠。
四,向道德模范學習,要學習他們持之以恒的品質。
“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然而張宗良的事跡告訴我們,一輩子做好事再難,他也要做!張宗良多少年如一日地照顧一個非親非故的老人回保才,回保才老人是一名受過傷的殘疾軍人,在解放戰爭中失去了左臂。張宗良從小就崇拜英雄,崇拜那些在戰爭時期扛過槍、立過功的抗戰英雄。了解到回保才不幸的經歷,他真正的走進了他的家,冬季為回保才老人買煤取暖,夏季為老人做足防暑防雨工作,每次去老人住的地方他都要把所有生活垃圾都清理干凈,每一個節日都提前為老人準備好過節的東西,數年如一日,成了老人家里的義務維修工和服務員。
我作為一名教師,在經歷這次精神教育和學習后,像是接受了一次靈魂的洗禮,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明確了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我要以他們為榜樣,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自己的努力為教育事業增光添彩!
道德模范心得體會 篇10
因為,從那些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背后,我深深地感受到那是不平凡的堅持,那不平凡的勇毅讓無數人為之感動。
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職業,也有的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的,但他們都有一顆充滿既勇敢又善良的心,并曾經用這可心在道德―這本中華民族的巨著重重刻下感人的一筆。此次受到表彰杰出的`模范,但是他們僅僅只是一部分代表而已。
晚會每個章節采用播放電視短片、現場訪談、歌曲舞蹈或朗誦、頒獎禮、致敬辭等多種形式交錯進行,讓我們走近了感人事跡后的他們。感動無處不在,啟發無時不有。一個個或是平平凡凡,或是轟轟烈烈,或是催人淚下的故事,無不都折射處時代的主旋律,傳遞著時代的感動,讓我深深認識到道德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是相互支持的,道德的力量是可以傳遞的是他們愛與付出讓奉獻與感動成為社會的主旋律,讓道德的精神文明之花開遍人間善行無疆,是助人為樂者們的愛與付出;舍己為人,是見義勇為者們正直情懷的真實寫照;一諾千金,是誠實守信者們高貴人格的詮釋;恪盡職守,是敬業奉獻者們責任的踐行;大愛無聲,是孝老愛親者們的永恒真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可以照亮我們的心靈,驅散我們前進中的迷茫,讓我們的人格變得更加高尚,讓我們靈魂的到升華。
愿我們能夠高舉“道德”這面精神大旗,向他們看齊,向他們致敬,向他們學習,并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去踐行,讓道德的力量去溫暖每一個人,感到每一個人。那么,道德這面中華民族的精神大旗終將飄揚在我們的心靈上空!
道德模范心得體會 篇11
近段時間,收看了,《圓夢中國,德耀中華》節目,主持人敬一丹和康輝一說開場白,就把我給吸引和震撼了。我懷著一種敬畏之情,收看整場頒獎儀式,我用心聆聽著全國醫生道德模范的一個個感人的事跡,有的是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的,有的是用一生的愛來詮釋的,我的心靈再一次受到洗禮、震撼,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我情不自禁地向他們敬禮,這是一種敬重,更是一種欽佩,欽佩他們的勇氣、欽佩他們的大愛無疆,欽佩他們的無私無畏。
龔全珍奶奶既是開國少將甘祖昌的夫人,又是蓮花縣琴亭鎮金城社區的一名年逾90、有著60年黨齡的老黨員。這位平凡樸素而有著堅定信念,充滿活力的長者,發揚著甘將軍“聯系群眾,一心為公,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的寶貴精神。
龔全珍奶奶至今還依然活躍在老百姓中間,關心社區的和諧發展,幫助身邊的困難群體,關愛下一代的教育成長,倡導新風文明。人們敬重她,愛戴她,深切地感受到她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
龔全珍奶奶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堅定信仰的典范,這種“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淡泊名利、一心為公”的精神,是將軍夫人永恒的堅守。
滄海桑田,春風化雨。龔全珍老人幾十年如一日,踐行著入黨誓言。無論是在農村學校教書,還是離休之后的社區生活,龔全珍總是能用她身上的正能量來詮釋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品格和高尚情懷。
他這樣做,傻嗎?有人說是,有人豎起大拇指,直夸“好樣的”。
我們這個社會,太需要這種傻勁了,這種傻勁就是時代的精神、精神文明建設前進的動力。的評價、賀詞樸實感人,讓人深受鼓舞。助人為樂道德模范的事跡,讓我對助人為樂有了一種全新的理解,捐助別人,帶給別人希望和實現夢想的力量,帶給別人快樂,這就是助人的意義。
我們收看這個頒獎儀式,目的是在全社會弘揚這種道德精神,形成一種弘揚正氣的風范。學習道德模范不是一句口號,應該落實在行動上。在我們當今的這個社會中,許多人早已忘記了奉獻,有時候我碰到一個因家庭出現困難而出來乞討的人,我總會盡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去幫助她,可是事后,總會有同學或朋友說我傻,說他們是騙子。從這一件小事之中,可以看出人們害怕被騙,也沒有奉獻意識。可是在這個現代化社會中,我們必須要孝敬長輩,誠信做人,舍己救人,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中國公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為中國爭光。
在新時期,追尋紅色記憶,傳承優秀傳統,堅定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是全社會共同的心愿。
道德模范心得體會 篇12
2月22日晚,“德耀中原”第八屆河南省道德模范頒獎儀式在鄭州舉行。焦作市冬香好媽媽工作站黨支部書記張冬香,作為焦作市唯一人選,當選“助人為樂模范”。
開辟冬香好媽媽疫情心理咨詢疏導熱線,帶領10余名志愿者公布聯系方式、提供上門服務,共接受群眾心理咨詢900余次;帶領400余名黨員群眾志愿者,堅守在全市100余個小區樓院的疫情防控一線,以實際行動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稱贊。
由于工作表現突出,焦作市冬香好媽媽工作站黨支部先后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張冬香也先后榮獲“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全國最美家庭”“河南省優秀黨務工作者”“河南省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
道德模范心得體會 篇13
曉惠,女,布依族,1961年8月生,貴州省政府辦公廳服務中心退休職工。
20__年以來,余曉惠悉心照顧患有精神疾病的妹妹、侄子以及體弱多病的母親,默默地為家人付出,用弱小的身軀扛起家庭的希望。
20__年,妹妹和侄子均被確診患有精神疾病,余曉惠帶著他們四處求醫,她幾乎花光所有積蓄,并欠下債務。
為了省錢,平時她就著酸蘿卜吃飯;在街上看到有被丟棄的紙箱,會不顧旁人眼光撿起來,積攢之后當廢品賣掉……就這樣,她節衣縮食,苦苦支撐著這個家。
20__年,余曉惠年邁的.母親一病不起,癱瘓在床。她不僅需要照顧妹妹和侄子,還要照顧癱瘓在床的母親,雖然生活愈加艱難,但她沒有退縮。余曉惠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一早起床做好飯,照料妹妹、侄子吃完,然后到母親床前照料,穿衣、洗漱、喂飯、按摩、燙腳、倒大小便……
因為久病在床,母親身體常感不適,她找來按摩書籍,自學按摩手法。只要有空閑時間,她就會為母親按摩,緩解母親的不適癥狀。在她的精心護理下,臥病在床近6年的母親直至20__年去世,都從未長過褥瘡,床上、身上總是清清爽爽,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
余曉惠不僅關愛家人,還樂于助人。她捐助困難學生、參加社區志愿服務、為抗疫捐款捐物,是鄰居眼中的“熱心腸”。
余曉惠榮獲貴州省道德模范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道德模范心得體會 篇14
通過認真觀看《圓夢中國 德耀中華---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授儀式》電視節目,被一系列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跡深深感動。
黃志麗作為一名扎根基層審判一線20xx年的法官,她堅持“因案施策”,嚴格依法秉公辦案,先后審結民商事案件5034件,被群眾稱為“知心法官”。
從事法院審判工作起,黃志麗經常深入鄉村、社區,走訪當事人。堅持“因案施策”,在審理離婚案件中大力宣揚家庭傳統美德,在審理民間借貸案件中提醒當事人誠實守信,在審理相鄰糾紛案件中主張謙恭禮讓、和睦相處,在審理贍養撫養案件中弘揚敬老愛幼美德。她經辦的案件40%七天內審結,調解撤訴率達93%,服判息訴率99%以上,被稱為明斷是非的“快槍手”。面對高強度的辦案壓力,她從不叫苦叫累。
房澤秋19歲開始將毫無血緣關系的癱瘓老人接回家中照顧,直至55歲華發已生,她用自己36年的華美時光扮靚一位97歲老人的人生。這份堅持,這份助人為樂的精神讓人震撼。
在這個物欲橫流、經濟大發展的社會, 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 帶動了一批又一批人,并將代代相傳,這種力量是勢不可擋的。 為什么能感動人?因為堅守道德這塊陣地,是人心所向,是社會和時代所需。道德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在信仰和誠信上的制高點,而法律則是一個底線。人們關注這個典禮,不光是關注典禮的本身,更是關注這個社會的道德制高點,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堅守住這塊陣地。 弘揚時代主旋律,是廣大黨員干部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普通群眾的眼里,世風日下和少數黨員干部的誠信缺失和 腐敗有很大關系。黨員干部是這個社會正氣的踐行者與模范帶頭者,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只有黨員干部行動起來了,走在了這個時代的前面,群眾就會自覺的跟上來,社會風氣就會好起來。 現階段,我們要加大對道德模范先進事跡的宣傳力度,讓我們的同齡人,更讓我們的下一代牢記 。正如那14位“ ”所說的:“感受人間的溫暖,接過傳遞的火炬”,道德模范讓人們看到了良知的希望,點亮了人們 的燈塔。相信通過黨的領導、政府的牽引,人民的努力,溫暖會流進每個人的心田,火炬永遠不會熄滅, 代代相傳,道德模范生生不息。
道德模范心得體會 篇15
以德潤心,以文化人。頒獎儀式分為“見義勇為”“誠實守信”“助人為樂”“孝老愛親”“敬業奉獻”5個篇章,每個章節通過播放短片、現場訪談、頒發獎章、致敬禮贊、文藝表演等環節,展示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
“一個個閃耀的名字,刻寫了偉大時代的凡人善舉;一串串感人的事跡,彰顯著推進社會前進的精神力量”。“圓夢中國德耀中華”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頒獎儀式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
這些道德模范全部來自基層、植根平凡,涵蓋工人、農民、軍人、教師、醫生、科技工作者、干部、公安干警、學生等各個群體,各自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觀看期間大家幾次感動地落淚,哽咽地談著這些平凡而偉大的感人事跡,傳遞著溫暖,傳遞著力量。有的是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的,有的是用一生的愛來詮釋,大家的心靈一次次受到震撼、洗禮,敬佩之心油然而生,敬佩他們的勇氣,敬佩他們的大愛無疆,敬佩他們的無私無畏。
學習道德模范不只是一種口號,應落實在行動上,以他們為榜樣,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開展道德模范宣傳學習活動,大力弘揚共筑美好生活夢想的時代新風,把道德模范的榜樣力量轉化為生動實踐,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道德模范是一面鮮艷的旗幟,要向全國道德模范們學習、致敬,要將道德模范的榜樣力量轉化為實踐動力,積極行動起來,從自身言行做起,立足本職,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用實際行動積極投身文明實踐,在平凡的工作、實踐中力爭上游,化感動為力量,努力實現人生價值。
道德模范心得體會 篇16
得到學校通知,我于2號上午在家收看了第四屆道德模范頒獎典禮《圓中國夢 德耀中華》。典禮進行了一個小時四十分鐘,這段時間里我被道德模范者的感人事跡深深震撼著,久久不能平靜。
助人為樂的何玥、見義勇為的最美女教師張麗莉、誠實守信的替子還債的吳恒忠、敬業奉獻的羅陽、孝老愛親的羅長姐,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生動地向我們詮釋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圓中國夢 德耀中華,54位道德模范以高尚的道德、優秀的品質、感人的事跡為我們講述著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這是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對道德的最美詮釋,也是我們一代又代人對真善美的無盡追求,更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最為耀眼的一種精神傳承。讓我們像他們一樣去做個好人,讓做個好人成為我們人生的起點和目標,讓我們把這種美德傳揚的更美、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