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基地心得體會(通用3篇)
德育基地心得體會 篇1
德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規律,采用言傳身教等有效手段,通過內化和外化,發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幾方面素質的系統活動過程。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務和歸宿。德育,從根本上說就是育人。育人,是教育的終極目標。
現在,我國已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許多新思想、新問題不斷出現。當代中小學生是跨世紀的一代,他們面臨著一個改革開放,價值取向多元化的復雜的社會環境。時代要求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既能適應和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又要有較高的文化品德修養。而我們的德育方法往往重傳遞,輕思考,忽視了道德選擇和澄清能力的培養;當代中小學生自我意識、民主意識增強,而我們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輸,輕交流,習慣于“我說你聽?”,缺乏平等對話和情感溝通;青少年道德觀的建立,行為規范的養成,既需要靜態的曉之以理,更需要動態的品德踐行,而我們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說教,輕交流,忽視了德育過程中由知到行的轉化環節。青少年兒童良好人格和道德習慣的養成,既有賴于嚴格的要求和紀律約束,更有賴于學生自身對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堅持不懈的自律慎獨,而我們的德育方法往往重外律、輕內修。忽視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
道德是一個人的靈魂,也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漠視靈魂的塑造,這個民族肯定沒有希望。學校德育承擔著塑造青少年人格的歷史使命。當代青少年人格素質的好壞直接關系到21世紀中國走向何方。每一個成年人,尤其是學校教師,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德育創新首先要牢固確定“以人為本”的德育理念,“通其情,達其理,導其行”
人本主義的教育目標就是人本主義教育理念,也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幫助學生發展自己的個體性,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是獨特的人類存在,并最終幫助學生實現自己的潛能”。現代的德育越來越強調發展人的潛能,激發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積極性,注重人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我們應該認識到德育不應該是居高臨下的說教;不應該過于凝重,過于規范,過于封閉;不應缺少應有的人文關懷、平等交流和自我教育。德育應該是有血有肉的言行、情感、事實與現象,是可見的、可感知的做人的教育。
是塑造人的靈魂的工作,培養學生學會做人比學會做學問顯得更加重要,因此,要一切以學生為中心,要引導學生先學會做人,學會做文明的現代人,做社會主義中國的主人,然后教會他們做學問。學校必須始終堅持“以德立校,育人為本”,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讓學生以健全的人格、科學的精神;培養適應性強、具有內在自由選擇能力的人,他們既能適應社會變遷,又不迷失自我。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道德需要產生于具體的生活實踐,青少年兒童的道德成長與身體成長一樣,需要從多渠道汲取營養。如果道德教育僅僅滿足于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卻不能使學生付諸于道德行為,這樣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廢、收效甚微。學校道德教育必須重視學生道德行為的培養。以往學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課堂教學,滿足于講解道德知識,對學生情感、意志和行為的培養相對薄弱,造成相當一部分學生道德認識不少,道德行為卻不多。
改變這種局面,學校德育必須優化德育形式,打破單一的課堂講授模式,開發、推行多種多樣立體化、開放式的德育模式。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投身于火熱的社會生活,體驗復雜多變的社會道德情境,嘗試進行道德抉擇。學生在與人交往中體驗情感,在克服困難中磨煉意志,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履行道德行為。學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資源,因地制宜地開辟校外德育基地,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傳統教育基地、社會實踐基地、軍事訓練基地、學習雷鋒基地、勞動鍛煉基地等。走出去,組織學生進機關、到工廠、下農村、走市場,進行社會調查,開展實踐活動;請進來,請老前輩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請模范人物對學生進行成才教育,請企業的廠長、經理介紹市場經濟的知識,請民警、交警同志進行法制教育、公民意識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等。
二、建立和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立體教育網絡。
我們的德育方法不能滿足于開設了多少德育課程,開展了多少次主題活動;不能重顯性、輕隱性,忽視了發揮教師示范、自然陶冶、校園文化、學科滲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更不能忽視了家庭、社會對青少年道德思想形成的影響。開放的社會環境沖擊著學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當代中學生處于對外交流日益擴大、通訊傳播不斷擴展、社會活動日趨多樣化的'社會氛圍之中,每天都接受著廣泛的社會影響。他們在社會、在家庭,耳聞目睹的是許多紛繁復雜、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而在學校接受的是共產主義的理想前途教育,高尚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受到的是愉悅的道德情操的熏陶。
加強學校德育,提高德育的實效,是一項艱巨和復雜的系統工程,作為教育工作者,任重道遠。
德育基地心得體會 篇2
這次暑假時間比較長,為了不浪費寶貴的暑假時光,我決定去走一遭,去體驗社會生活,去鍛煉自己。
我把我的想法與爸媽說明,他們也非常同意我的做法,并且給我提意見,告訴我一些常識,告誡我當心上當受騙之類的。我也認真的聽取了爸媽的建議,我也開始跨出家門去闖蕩了,暑假來臨很多地方都在招暑假工一開始我不明白其中的關巧,我還是聽了其他人才知道,暑假工,是非常廉價的勞動力,因此,很多商家都愿意招,當然我們出來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主要是磨礪自己。
我因此開始了我的暑假工作,我找到的工作是飯店服務員,簡單的工作,我來到飯店每天都是服務客戶,端盤上菜等,一開始我覺得沒有任何的鍛煉效果,想要離開,但是我媽媽告訴我既然選在了這份工作就必須要把工作做好,而不是半途而廢,我想象也是,暑假的時間不多,我必須要用好每一天時間,因此也就呆在飯店工作了,每天我要招待客戶,一開始我不好意思,感覺挺丟臉的,放不開,一句歡迎光臨都要憋
半天,才說的出口,并且還非常笑聲,經常被經理教訓,隨著時間長了,我也得到了一些前輩的指點,慢慢的融入工作了,不在那么束手束腳。
經過了這樣的工作鍛煉我才發現,簡單的事情同樣藏著大道理,大學問,雖然我做的只是一個小小的服務員,但是在工作中需要的技巧非常多,在接待客戶的時候怎么說話,能夠讓客戶開心,觀察客戶一般需要什么,這都需要不斷的極了,不斷的學習。
工作了這次暑假工作我學會了與人相處,以前的我不會與人交流,在與人交流是很少會考慮到別人的感受,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這樣根本就不利于我們成長,因為一個以自身為中心的人會讓自己變得自私,沒有出去就沒有這樣的感受,在工作的時候我經常需要學很多東西,發現遠離了學校一樣離不開學習,在我們學習的時候我們經常會因為學習枯燥而不想學習,想要離開學校去外面的世界,直到我來到了社會我才知道工作要比我們學習累多了,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在等著你去完成,每天都做不完,這才發現學習是多么快樂的一件事情,在社會上我知道了學歷非常重要,高學歷的人往往都會受到他人的重視,在找工作的時候也非常容易,因為學歷也是一個門檻。
德育基地心得體會 篇3
通過在德育基地的勞動,讓我懂得了許多。而在勞動中使我體會到了集體的力量,集體的溫暖和自己的不足。勞動結束了,我們換下了疲憊,一如既往地帶著辛勤奮勇向前。
勞動讓我明白了太多。在勞動中我體會到了勞動創造美,感受到了勞動成果來之不易,懂得珍惜勞動成果。懶惰笨拙的人是不受歡迎的。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做一些勞動,正是一種積極的休息,不但可以通過改變活動形式來調節大腦機能,而且有利于增強體質,促進健康。不管科學有多發達、社會發展到什么程度,勞動永遠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的技能。沒有勞動就不會有幸福和快樂;沒有勞動就不會有一個嶄新的世界!
人們常說,勞動是偉大的,是光榮的,沒有勞動就沒有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也說,只要是勞動,不論是什么勞動,都是光榮偉大的。你會發現勞動不但給你帶來了許多樂趣,還陶冶了你的性情;你的'人生價值觀也得到了體現。我們從現在就開始學習勞動技能吧!做什么事都要付出勞動,想不勞動就得到勞動成果,那只能是空想,得到的只會是一事無成。勞動是一種美德,但在某些人眼里,勞動有了高低貴賤之分,那是他們心底里就鄙視體力勞動。我們不能學他們。如果不勞動,哪來的收獲,如果不勞動就難來的勞動成果。想不勞而獲根本就是空想。義務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你所付出的越多,收獲也就會越多;相反就只有一無所獲。短暫的勞動實踐卻使我們真切地體會到勞動的艱辛,那些奉獻者的偉大。現在,許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許多家庭都從溫飽轉向了小康。優越的環境,安逸的生活,父母的寵愛,逐漸7孩子養成一個自我為中心的個性。
無數的小河匯成了大海,無數的家庭組成了祖國。無數的個體組成了集體,而無數的小奉獻可以改變許多東西。讓我們努力,一起做奉獻的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