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德育工作計劃(通用3篇)
高一德育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在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以突出體現學生主體為中心,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民主管理能力,開展好學生的勵志教育、賞識教育和感恩教育,把學生培養觀具有健全人格、美好心靈,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鄂高新人。
二、班級奮斗目標
接手這個文科重點班以來,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雖然班級工作開展不久,但我一直在嘗試營造一種和諧發展,快樂學習,良性競爭的班級氛圍。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成為年級的優秀班級,能在學習、紀律、衛生等方面做得出色。
三、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目前女生比例大于男生,而去年教的班級男生占大多數。如何管理好女生及與女生處理好關系,調動女生的積極性是我面對的一大難題,畢竟女生的性格與男生還是有較大區別的。在這方面還需要進行藝術性的管理。
不少學生的學生習慣不大好,紀律觀念不強,數學或外語偏科比較嚴重等等,因此作為班主任的我要在班上做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
工作基本思路是:繼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學生對集體的榮譽感、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良好班風、學風。
四、主要工作及要求
1、加強班干部隊伍建設
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強、實踐經驗足的常務班干部隊伍。開學初,自己定一部分班干,過一個月后進行民主選舉,選出新xx屆班委,確立以班長為核心的班級領導核心。
每個月召開一次班干部工作會議,并不定期對班干部進行工作能力培訓。
為了讓更多的同學得到錘煉,設想實行值日班干部負責制,處于醞釀之中。
2、實施班級常規:
制定班規,班訓以及班級制度,建立崗位責任制。為了對一些學生起到約束作用,也為了給自主管理設置一個良好的后盾,制定了非常詳細的班級一日、一周及一月常規,使事情具體化、詳細化,操作起來更加容易,班干部容易管理,學生的情況容易量化,為今后的工作開展打下基礎。
高一德育工作計劃 篇2
一、德育工作的對象
文理分科后學生進一步分化,高一下學期學生對高中生活的新鮮感漸漸消失。學生理性認識會逐步代替和超過感性認識,抽象思想能力會有所提高,思想方法會日趨成熟,個性特點還不穩定,可塑性仍然很強。這使我們本學期德育工作既充滿挑戰也面臨機遇。
二、德育工作的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本學期德育工作的重點;學習的“文理方向性”、生活的“寄宿制”是德育工作主要抓手;用“以人為本,以德育為先”的思想統帥提高德育工作;重塑班風、夯實基礎、進一步提高德育工作水平是本學期德育工作的落腳點。
三、德育工作的工作的基本原則
1、方向性與現實性相結合和原則。高中階段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重教書、輕育人的問題,學生違紀率呈上升趨勢,甚至還出現了一些違法犯罪的事件。
一是要正確把握德育工作的方向性。全面實施‘三觀教育’(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是要堅持體現德育工作的基礎性,從實際出發抓好道德教育;
三是堅持注重德育工作的實效性,讓學生知法守紀。”
2、熱愛、尊重和嚴格要求相結合的原則。在德育過程中,要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與學生個人的尊重、信任和愛護結合起來,使每一位教師的要求易于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3、正面教育與積極引導相結合的原則。在德育過程中,既要用事實和道理正面疏導,啟發自覺,調動內在的積極性,又要帶強制性的紀律約束,督促學生嚴格執行。高一學生易染壞習氣,教師要盡可能地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引導他們不斷前進。高一學生的轉化工作是關鍵。
四、主要工作
1、繼續加強養成教育。以各項規章制度為抓手,以思想教育為突破口。
2、創新德育活動。班主任要重視德育活動的開展,本著以活動促德育、以德育促活動的發展,以活動培植班級班風,以活動培養學生能力、愛好和特長,要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不是為了搞活動而搞活動。
3、班主任工作。
①“一個班主任決定一個班的好壞”。年級將完善班主任的考核、評估和激勵機制。
②班主任每天要把握好學生到班的幾個重要的時間地點。晨讀時間、下午第一節課時間、晚自習開始時間、下晚自習時間,這是剛性的要求。班主任要按學校要求堅持按時到班、隨時查班。“勤”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特點。
③班主任工作既要堅持正面導向也要注重問題學生的教育和轉化工作,使班級工作向良性循環方向發展。
④班主任要加強寢室管理,注重寢室文化的培植。寢室是班主任管理的軟肋,寢室事關學生的休息、安全、人際關系的處理,深遠的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寢室管理一定要引起班主任的高度重視。
4、搭建三位一體德育平臺。進一步建立健全學校德育教育與家庭、社會參與機制,搞好家校聯系,充分發揮外部環境的正面作用,形成育人合力,搭建三位一體的思想道德建設平臺。
5、落實副班主任工作。
6、開展主題班會觀摩活動。
觀摩班會教育主題:
(1)實驗班演講主題:競爭超越、共同提高;
(2)重點班討論主題:如何看待父母的要求――孝心與品行;
(3)提高班討論主題:做學習的主人――“我要學”與“要我學”。
7、盡早落實目標管理。
高一德育工作計劃 篇3
一、工作根據
略
二、工作對象
高一年級學生
三、工作的基礎原則
1、方向性與現實性相聯合和原則。市高中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我市高中階段教導廣泛存在重智育、輕德育、重教書、輕育人的題目,個別學校學生違紀率呈上升趨勢,甚至還涌現了一些違法犯法的事件。特別是有些教師精力空虛、道德滑坡……一是要正確把握德育工作的方向性。全面實行‘三觀教導’(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二是要保持體現德育工作的基礎性,從實際出發抓好道德教導;三是堅穩器重德育工作的實效性,讓學生知法守紀。”
2、熱愛、尊重和嚴格請求相聯合的原則。在德育過程中,要把對學生的嚴格請求與學生個人的尊重、信任和愛護聯合起來,使每一位教師的請求易于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舉動。高一新生的特點之一就是充滿對新的學習生活的渴望,充滿理想與自負,但他們的思想舉動仍存在天真幼稚的痕道。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強,個性特點還不牢固,易招呼。
3、正面教導與積極勾引相聯合的原則。在德育過程中,既要用事實和道理正面勸導,啟發自覺,調動內在的積極性,又要帶強制性的紀律束縛,督促學生嚴格履行。高一學生易染壞習慣,教師要盡可能地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勾引他們不斷前進。實現學年鞏固率95%的目標,高一學生的轉化工作是要害。
四、工作的重要內容
1、黨員雙培、雙帶、雙管、雙評工作的規范與落實。
2、教師德育工作目標與考核。
3、學生鞏固率、思品合格率、違紀率的督查與考核。
4、班級德育工作的目標與考核。
5、簽定班級,防止學生傷害與安全教導目標責任書
6、安全知識自測與比賽。
7、觀摩班會教導主題:
(1)尖子班演講主題:競爭超出、共同進步;
(2)重點班討論主題:如何看待父母的請求——孝心與操行;
(3)普通班討論主題:做學習的主人——“我要學”與“要我學”。
8、“號召誠信、共鑄誠信”的教導運動。
9、心理健康教導咨詢運動的安排與實行。
10、校園藝術節——文藝匯演、排球比賽(評選校園星光獎獲得者)。
11、“文明班”、“文明宿舍”創立運動。
12、學生干部的培訓與精良生的造就與推薦(黨課培訓學習)。
13、問題學生導師制的規范與實行。
14、明確和界定違紀學生的處理程序。
15、學生期終定性評價(評語)與定量考核(德育學分)。
五、工作實現的重要方法與實行載體。
(一)在施教中常用到的方法
2、情緒陶冶法——以情動情、創設環境、藝術運動陶冶。
1、說服教導法——講解與報告、談話、討論、訪問、調查。
3、榜樣示范法——自身作為教導者的示范、精良學生示范、精良事跡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