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素養的演講稿(精選8篇)
關于素養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領導和老師:
她有一頭黑發,一雙小而迷人的眼睛,一張小嘴,一個矮個子。她是一盞明燈,偷偷指引著我們————這是我心中最美的老師:王老師。
王老師是我心中最美的老師。她平易近人,雖然是班主任,但很少批評同學;她善解人意,連老師都會站在我們的角度思考;她知識淵博,即使什么都知道,也從不擺架子。
人們把他們的老師比作蠟燭和園丁。這些比喻自然而親切,但我覺得我的王老師更像是一本多功能的書。在課堂上,她是一本書《百科全書》。所有的問題都會向她解決,大家都會服氣;上課的時候,王老師成了《幽默大全》這本書,經常用一些比喻,諷刺的話讓我們發笑;在生活中,王先生自然成了我們的《三十六計》。同學之間難免會有一些沖突,作為班長,我也經常會不知所措。這時候王先生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幫助學生解決矛盾。王老師還是一本《思想品德》。她不僅會教我們文化知識,還會教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王老師,我心中最美的老師,你面對講臺,背對黑板,一點一點的給我們你的知識。真心對你說:老師,你辛苦了!”
關于素養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1607班的,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核心素養伴我行。
什么是素養呢?素養是一個人在長期的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它會成你生命的一部分,與你的態度、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緊密相連。素養不是一種簡單的習慣,而是你對社會公德、社會規則的一種理解,是你對待社會、對待別人的一種尊重。
作為一名學生,我們的核心素養包括了品德優良、人文扎實、技能精湛、身心健康四個方面。今天,我想與大家聊聊第一個方面的內容——品德優良。
從小到大,我們上過數不清的思想品德課,可究竟怎樣的行為才是良好品行的表現?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答案,但這當中必然有一些內容是一致的,這些就是品德優良的核心,而這些核心往往能夠通過各種善行表現出來。
從個人層面來看,一個品德優良的人往往能夠收獲他人的認可,在人生道路上更易收獲成功。而事實上,善行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在學校碰到老師問個好,遇到同學打個招呼;校園里撿到物品及時上交教育處;不小心撞到人,真誠地說聲對不起;來校或返校途中在公交車上,看到老人、孕婦和抱著小孩的人主動讓個座等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體現出來的確是我們最真實的修養。
另一方面,崇德向善也是一種社會責任。只有人人都懷有一顆善心,去做點點滴滴的善行,我們的社會治安與社會秩序才會更加健康有序。所以品德優良不僅于我們自身有益,對整個社會來說也是推動它更好發展的動力。
同學們,我相信只要我們秉承向上、向善的做人原則,自信、熱情,常懷感恩之心,生活道路會一片光明;只要我們奮力前行,永不放棄,哪怕前進道路崎嶇不平,荊棘叢生,我們也一定會到達人生美好的彼岸。最后以豐子愷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愿我們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
謝謝大家!
關于素養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
詩人泰戈爾有段令人怦然心動的名言:“果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但還是讓我在默默獻身的陰影里做葉的事業吧, 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身份就像一片平凡的葉子,用生命的綠無時不刻襯托著花兒的嬌艷。
回顧自己十幾年從教經歷,八達是我事業的轉折點,是它給了我成長的平臺,是它給了我前進的動力,給了我從校走進片區的機會 。竇桂梅老師的經歷告訴我,要想加速自己的專業成長,就是多上公開課,所以我鼓起勇氣接受了“五個一”的挑戰。
在這次的活動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磨課,為了適應抽課就能上的模式,教研組長康梅紅老師提前一下午給我們定了五年級《分 數的基本性質》這一課題。針對自己缺乏高年級教學經驗,又害怕出丑的心理,我借用了名師錢守旺的教案,然后加上自己精心制 作的課件。但試教效果并不理想,無論從教態和組織教學能力,還是對教材的把握,都存在著嚴重的缺陷,模仿秀以失敗而告終。 課后,我受到了我校數學權威老師童忠軍和康梅紅老師的嚴厲批評,其他老師也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在試教課后,我陷入了深深的 痛苦迷茫之中,也開始反思自己:名人的經驗并不一定適合自己,自己缺乏專家的那種豐富的教學閱歷和對課堂應變的能力。我并 沒有領悟到教案的靈魂所在,只是在淺薄的模仿,要改變提升自己,對教材必須有獨特的見解和領悟,在實踐教學中反復的磨練。
這次拿到參賽課題后,時間有限,我將自己的思路調整了一下,先從教材入手,按課程標準,充分去挖掘教材的內涵,然后利 用課外時間,夜以繼日的準備教案和課件,反復修改。最讓我感動是,在晚上的試教中,數學組的老師們全部都來了,雖說試教效 果還是不太理想,但在師傅康梅紅,黃春燕和何小紅老師的幫助下,我又將教案做了適當的調整,并將練習設計成由易到難,層層 深入。另外孫莉老師還幫我將課件的中每個環節都細致入微的斟酌了一番。總的說來,整個課程設計滲透了數學組全體老師的智慧 和汗水。
我想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藍,森林的幸福是穿一身綠,我的幸福是在八達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里。在這里,我不是在孤身應戰,有這 么多的人在我的身邊鼓勵我,支持我!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不同的授課方式和教學經驗,在他們那里我真正的領悟到了如何帶著學 生去享受課堂。經過這次磨課,在個人專業發展上,我得到了質的突破和提升。同時也感受到了師傅們的用心良苦。
文人郭小川說過:“生活就像一杯濃酒,不經三番五次的提練就不會這樣可口。”我想其實我的專業成長也像這杯濃酒,不經 三番五次的磨練,就不會有新的收獲與感悟。
最后我想用汪國真的詩來結束我今天的演講:
我不去想是否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就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會襲寒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關于素養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每時、每刻都要學習,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大腦,豐富自己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在世界萬物中尋找自己存在的價值。那么,人們為什么要學習呢?
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使自己的知識面更加寬廣。英國有一位學者這樣說:“人生來就具有學習能力,學無止境。”處在現今這個競爭激烈、變化萬千的時代,更提倡終身學習。終身學習帶給的人們不僅是一種知識上的‘豐收’,而且是一種快樂,一種從心底自然而然生發的快樂之情。學習,還可以擴充自己的大腦,開發自己的思維。——歐洲的科學這樣說:“其實人的大腦還沒有利用全部的3%,所以學習更有利于開發大腦的潛能。”只有獲得更多潛能,我們才有更多創造力和想象力,才能在社會舞臺上實現自己更大的價值。
而且學習的重要意義還不止這些。學習不僅僅是學習考試的科目,還可以學習許多知識。比如;學習音樂可以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使得自己的音樂品位得到了提高;學習散文或者閱讀可以使自己的視野開闊,知識面拓寬。孔子就說過這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樂于學習的人才能不斷的進步,才能更加的融入到現代文明之中。有一位學生,年輕時候刻苦學習,但是長大以后參加工作卻放棄學業,沉湎于游戲之中。最后,他的思維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終于被這個時代的知識化浪潮所淘汰,他也成為了社會的‘無用之人’。
最后,學習還可以使人的有所啟迪。學習,一定要在思考中學習。學有所思,思有所悟,只有在思考中學習,才能更加領略學習文化知識的韻味,才能更加的懂得其中深刻的和豐富的意境,才能將有限的知識化為自己的思考,從而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為人民造福造利。
學無止境,知識是永無止境的。只有人認真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才能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實現自己更高更遠的人生理想!
關于素養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舉手投足,盡顯素養》
九月,秋高氣爽,校園里處處都彌漫著良好素養的氣息。
九月,天高云淡,同學間每每都充溢著文明禮儀的芳香。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肩負著祖國的明天,面對時代的召喚,歷史的期盼。
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爭做文明素養的典范。
有一句格言曾經這樣說:“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奇怪的土地,
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 ;
播上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獲;
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獲;
播上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
文明素養就是我們希望的種子,就是我們成功的種子。
當我們每天迎著朝陽,走進校園時,你背著沉重的書包彎下腰來撿起地上隨處可見的果皮紙屑,你是否想到,這一個舉手投足的瞬間造就了你的文明素養?
當我們每天踏著鈴聲,走進教室時,你把喝空了的礦泉水瓶扔進身后的藍色垃圾桶時,你是否想到,這一個舉手投足的瞬間造就了你的文明素養?
當我們每天伴著旋律,唱響每周一歌時,你精神飽滿拋開一切煩惱全身心地把所有感情投入到歡快的歌聲中,你是否想到,這一個舉手投足的瞬間造就了你的文明素養?
當我們每天輕聲慢步,走進餐廳時,你安靜有序用完午餐后自覺
地收拾餐桌原樣交接時,你是否想到,這一個舉手投足的瞬間造就了你的文明素養?
當我們每天喝著節奏,走入操場時,你站好隊伍認認真真地做好廣播操的每一個動作時,你是否想到,這一個舉手投足的瞬間造就了你的文明素養?
當我們每天踩著余暉,回到家中時,你拿出作業仔仔細細地完成紙上的每一道題目時,你是否想到,這一個舉手投足的瞬間造就了你的文明素養?
其實,在舉手投足間,行為就顯示了我們的文明禮儀
也許,就在不經意間,細節就告訴了別人我們的修習涵養。
文明素養是一種驚艷的魅力,賦予青春以異樣光彩。
文明素養是一種高貴的人格,給予我們道德的高尚。
文明素養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推動人生至更高境界。
舉手投足之間,我們塑造了自己文明的靈魂;
舉手投足之間,我們同樣影響著他人。
舉手投足,做出的是小事,留心的是細節。出言吐語勿忘有容乃大,行為舉止切記惡小不為。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讓我們攜起手來,讓文明素養之花在家庭、在學校、在社會,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處處盛開!
關于素養的演講稿 篇6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以及在場的所有參賽選手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旅游商務系、09文秘班的趙忠成同學。今天有我為大家演講的是……
我國古代秘書工作在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變化后,形成了自己豐富的、獨特的多傳統,即秘書工作傳統。
我國秘書工作的歷史源遠流長,從秦代—漢代—魏晉南北朝時—唐代—宋代—明代—清代—現代中國秘書發展史經歷了無數次的變革,可知古代的秘書選拔制度是由低級至高級、由簡單至復雜逐步完善起來的。就其選拔方式而論,有學校培養、科舉考試、聘用、從有實際經驗的職官中精選和從下級機關秘書中提拔等。就其選拔標準而論,有政治上可靠、文化水平高、博學多才、工于書法、業務能力強(包括擬寫、處理文書和辦事等)、實際工作經驗、年富力強、敏捷、保守機密等要求。這些寶貴的經驗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最近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上結交了一位老師,因為自己缺乏社會經驗所以和老師在網上聊聊。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向老師問了很多問題,我的第一個問題是:老師我把文字當做我生命的全部對嗎?老師的回答:文學太虛無縹緲了,能吃這碗飯的人太少了。我又問老師第二個問題:“老師您能幫我看看我在博客上的文章寫得怎么樣可以嗎?”老師說:“看得出來你還涉世不夠深啊!”第三個問題是老師反過來問我的:“你只知道你自己喜歡在做的事情,不知道社會生需要你去做什么事情?你這只知道自己抱怨社會的不公,卻沒有想過自己如何上進。只有你自己在社會上不斷的嘗試才能明確好自己的位置。
綜上三個小問題來說可以讓我們了解到隨著國際化的潮流,秘書也漸漸走近屬于秘書自己的視野和生活中。只有了解這個企業、這個社會的發展趨勢、才能明確自己自己的崗位所要做好的那些事情,才能
周恩來總理對辦公室和秘書工作的要求從來就是“關照小事,成就大事”。實踐證明: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讓我們大家努力做一個不但想做大事、更能把大事做細,把大事做出成果的實干家。我們要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反思意識,要有“見賢思齊”的寬廣胸襟,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理想報負和實干精神相結合的執著追求,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要思長遠,想大局,謀發展,凡事不可事必躬親,大包大攬,屬于自己職責范圍的事,一定要管細、管實、管好,切不可掉以輕心,麻痹大意。落實不力是我們工作中的大敵。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而我的夢想就是如何當好一名秘書。一個企業需要哦一張微笑的臉面,一個成功的企業需要愛與責任相結合的企業秘書。而我們就是那些千千萬萬的企業所要的人才。
關于素養的演講稿 篇7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來自高二(23)班的王。下面,就由我為大家帶來國旗下講話。
大家都知道,這個周末高二年級將迎來會考。會考考七科,科科拿A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會考年年有,今年到高二。大學招生也要考查會考成績呢,所以,多少人最近可愁了。理科生說文科太煩,文科生說理科太難,有些人甚至想走歪門邪道來應對會考。可是想想不應該啊,到目前為止,高二還科科在學,怎么害怕會考呢?好吧,也許有些知識早忘了,畢竟上了高二大多數人都放棄了高考不考的科目,有人甚至高一就放棄了。
而這種放棄通常意味著,他們看到與某些科目相關的知識時,事不關己、嗤之以鼻。中國國務院現任總理是誰?抗日戰爭哪一年結束?萬有引力定律是什么?艾滋病能通過唾液傳播嗎?或許這些問題,我們中卻有不知道這些常識的,這是一種悲哀。落實素質教育,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努力提高綜合素養。
從20xx年起,文理不分科,可見,每一門知識都值得我們尊重,每一個學子都不該放棄對知識的渴求。在此,希望高二的同學們認真復習備戰會考。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關于素養的演講稿 篇8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三國志·諸葛亮《誡子書》云:“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業,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對于諸葛亮的為人治學之道,引申到本文中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淡泊名利,就是要以平常之心、恬靜寡欲、貧安樂道、知足常樂地把握人生和對待生活,淡泊可視為名利之澤中的壩陌;寧靜致遠就是要保持心靈平和安祥、堅守篤定志向、守住道德底線、潔身自重自愛、誠信為人理事、公正用情施義,寧靜可視為情致遠達的舟楫。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為人之志和生存之道,最終歸結為道德底線。道德底線的正確與否,鑒定的標準是是否利己利人——正確的道德底線是為人做事都要奉行利己利人的原則,一生恪守了這樣的道德底線,就會活得光明磊落、安穩寧適、無怨無悔;不正確的道德底線是奉行為人做事利己損人的原則,一生恪守了這樣的道德底線,就會活得猥猥瑣瑣、蠅營狗茍、驚悸不安。
怎樣做才能做到“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呢?
第一,就是讀書。讀書能醫愚、讀書能解惑、讀書能增智、讀書能陶情。要像諸葛亮那樣既博覽群書,又“獨觀其大略”,在汲取知識素養的同時,能從中發現和悟出常人所不能發現的問題與道理。
第二,就是節欲。節欲是自警、節欲是自勵、節欲是自重、節欲是自愛。切記欲望是心魔、欲望是誘餌、欲望是陷阱,因此,貪欲要約束,虛榮要打磨,行為要檢點,不要用人生的腳步去丈量功名的寬窄,不要用冒險去觸摸利祿的厚薄。
第三,就是自律。自律是慎獨、自律是慎微、自律是自重、自律是自愛。要常思貪欲之害,常念不廉之果、常記失足之恨、常懷律己之心、常有榮辱之感、常修為人之德。
淡泊方能輕名利,寧靜方可達致遠。否則,成不了大才、成不了大事,更成不了大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