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團工作總結(通用3篇)
劇團工作總結 篇1
20xx年在文化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話劇團班子密切配合,全團職工共同努力,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建立起經常化,規范化,制度化的長效機制,話劇團各項工作步入良性發展軌道,現將工作完成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學習,促進發展
加強學習,以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以先進的思想指導各項工作是話劇團常抓不懈的工作,話劇團采取多種形式,聯系實際,在全體黨員干部職工中深入開展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堅持每周不少于半天的學習,定期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和民主生活會,學習有關文件資料,認真查擺黨員,干部思想上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在學習中做到學習有記錄,有筆記,有心得體會,不走過場,要學有所思,學有所用。學習活動的深入開展,對于話劇團干部職工,特別是團領導班子成員的思想覺悟,道德品質,政策水平和科學辦亊的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對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二,凝心聚力,拓展業務
沒有團結就沒有穩定,就沒有發展,話劇團領導班子對團結有著深刻的認識,能夠正確的對待群眾,正確的對待工作,正確的對待自己,大亊講原則,小亊講風格,充分調動黨員干部和職工群眾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的加強團隊建設,樹力團隊精神,使話劇團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得到明顯加強。全團上下齊心合力,努力拓展業務,根據話劇團自身現實狀況,揚長避短,有針對性的編排創演觀眾喜聞樂見的,正確展示黨的'形象,充分反映時代氣息的優秀劇目。
四月份由我團創排編演的小品《情動王家壩》在安徽省第四屆小品大賽中獲得了,優秀劇目獎,導演一等獎,表演一等獎等多個獎項,創造了話劇團建團以來參加同類賽事的最好成績。
九月份我團克服資金不足,行當不全等重重困難成功公演了為建國xx周年的獻禮劇目大型話劇《潁周東關》,《潁州東關》是由我劇團團長朱理虎和其女兒朱楠共同編寫,該劇題材新穎,主題鮮明,以小見大,從一個家庭的變化折射到東關一條街的變化,折射到XX市的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阜陽的巨大變化,謳歌了民族團結的主旋律,富有鮮明的時代感、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受到了領導,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九月份由我團團長朱理虎創作,有我團排演的大型話劇《風雨王家壩》榮獲第xx屆中國田漢戲劇劇本三等獎。
同時我團還積極組織,積極開展送戲下鄉,組織文藝節目進社區,春節期間慰問農民工等各種公益性演出三十余場,觀眾累計達到數萬人以上,深受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較好的完成了上級交派的各項演出任務。
三,緊抓廉政建設,綜合治理初見成效
在黨風廉政方面,全團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逐條逐項加以落實,每月召開一次領導班子會議,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每季度組織一次黨員干部黨紀,政紀和法規知識學習,專門成立了有朱理虎擔任組長,羅夢春,馬步峰擔任付組長的廉政建設工作小組。將執行黨風廉政建設情況,作為對照檢查內容,并公開承諾,踐諾。在綜合治理方面,話劇團認真開展普法教育,落實四五普法規劃,自覺參與與轄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制度完善,措施規范到位,并由于綜合治理工作成績顯著,得到上級表揚。
四,20xx年度話劇團工作計話
1、盡最大努力,協調各方面力量,加快解決辦工樓和住宅樓的還原問題。解除職工的后顧之憂,讓話劇團有個正常的辦公和開展業務的環境。
2、圍繞中心,服務大眾,面向老百姓,積極開展送戲下鄉和送戲進社區活動,促進和協社會建設,活躍城鄉舞臺。
3、積極配合文化局,開展各項文化公益演出活動。
劇團工作總結 篇2
我校話劇社自組建以來,經過數學期老師和團員們的合作與努力,通過循序漸進的,有針對性的訓練,社員們已經熟練數部英語話劇,并且在排練的過程中結下了深厚的友情。話劇社本著“為廣大愛好話劇、愛好英語的同學提供一個提高英語學習和互相交流的空間”的宗旨,積極開展各項活動。現將具體活動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
1、每周訓練
話劇社成員每周五下午第四節課活動。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舞臺上的輝煌,離不開話劇社社員們每周刻苦的訓練。話劇社社員能夠站在華麗的舞臺上,給大家帶來美好的英語話劇,要感謝的是每一位隊員的付出與努力!
2、團員的交流
在英語話劇社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可以給話劇社老師或其他社員提出自己的寶貴意見,為話劇社的美好明天作出自己的努力。同學們也可以在此交流自己的生活學習上的感想。
3、日常活動
話劇社堅持每周五組織集體排練。排練的目的旨在加強臺詞學習、技能訓練和提高話劇的演繹表現能力。在排練內容上,進
行臺詞學習和表演練習,旨在提高隊員的英語臺詞及單詞的掌握和配合默契程度。同時,我們還根據各角色的特點進行專門的排練,力求提高各角色的熟練程度。大家還經常探討排練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每周的排練活動豐富了大家的業余生活,增進了彼此的友誼,也提高了大家的表演技巧和英語水平,為藝術節演出做好了充分準備。
二、努力方向
1、繼續努力,在下一學期繼續加強訓練,我們爭取排練出更好的作品。
2、繼續吸納優秀的話劇社新社員,補充新鮮力量。
3、在舉辦的活動中展現話劇社的風采可同時不斷創新活動以及表演形式,希望下學期英語話劇社能發展的越來越好。
備戰市第五屆藝術節和省第九屆藝術節,全方位,打磨完善《潁州東關》爭取提升到新的藝術高度。
回顧過去,話劇團班子在文化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和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用理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創造性研究和解決發展中的問題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在20xx年里,話劇團領導班子將加強學習,深入研究,總結經驗,開拓進取,努力讓各項工作更上層樓。
劇團工作總結 篇3
20xx年,對于“小百花”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劇團在區委、區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文廣新局的正確領導下,經全體演職人員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劇團近年來最好的成績,順利實現了劇團的新發展和新突破,同時也順利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和任務,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現將20xx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狠抓藝術生產質量,努力開拓演出市場
1、為了提高效益,保證演出質量和劇目的數量,提升小百花越劇團的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使演員、樂隊及舞美人員的綜合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劇團在狠抓藝術生產的同時,對原有11臺大戲進行了加工。
特地邀請國家一級導演俞珍珠來為《宮墻柳》和《呂布與貂蟬》作加工提高;國家一級演員王鳳鳴和張臘嬌對《洗馬橋》作指導排練;著名導演王頤玲為《五女拜壽》、《碧玉簪》加工排練;著名作曲家談聲賢進行坐唱指導;著名作曲家何占永對樂隊進行為期1個多月的培訓指導;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羅志摩指導舞美設計和制作。有了這么多名家的傾情付出和演職人員們的認真學習,使得整體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
2、積極開展送戲下鄉活動,豐富廣大農村觀眾精神文化需求。20xx年演出大戲84場,綜藝、折子戲31場,共完成演出115場次,觀眾逾18萬人次,送戲到蕭山、臺州、紹興、溫州、余杭等地的30多個地區及鄉鎮,在參加紹興“江浙滬經典越劇展演”和樂清劇院、諸暨劇院周末劇場的演出中反響強力。
另外,自成立“市場營銷部”以來,承辦各類“婚慶”、“開業慶典”等活動10多場,超額完成上級布臵的目標任務,在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的同時,增創經濟收入。劇團在赴各地演出中,經常聽到戲迷朋友對余杭小百花這支年輕隊伍的贊嘆。良好的演出效果,不僅有助于劇團的更好發展,也有助于擴大余杭文化的吸引力。
二、勇于創新,創排新戲《洪昇》,并獲得可喜成績
20xx年,文廣新局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洪昇》的創作、編排和演出,為將越劇《洪昇》打造成為藝術精品、余杭的文化品牌,組建了實力雄厚的主創班子。赴西溪濕地洪氏文化紀念館參觀學習,了解洪昇的生平與成就。
邀請戲曲專家上門指導,《洪昇》劇本穿插有昆曲唱段,劇組特意邀請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張志紅、李公律進行昆曲唱腔和身段指導。對荷葉舞、宮燈舞、扇子舞等伴舞,演員們都是反復排練,力求細節上的完善。臨近首演,全體演員全身心投入到排練中,大家克服高溫、勞累、傷痛等種種困難,經常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鐘。
演員們的辛勤付出,保證了越劇《洪昇》的順利首演。8月6日進行杭州劇院正式公演,杭州市委副書記葉明,文化廳長楊建新,市委常委、余杭區委書記朱金坤等領導觀看了演出,中國文化報、浙江日報、杭州日報、錢江晚報、都市快報、杭州電視臺等各大報紙、電視和網絡媒體報道《洪昇》首演當天的盛況,中央電視臺還拍攝專題片在中央臺11套播出,大大提升了劇團的影響力。
其后《洪昇》在“第xx屆中國越劇藝術節”和“省第xx屆戲劇節”比賽中獲得可喜成績。其中獲得了第xx屆中國越劇藝術節“銀獎”,費鑫萍、金莉萍分別獲得“十佳新秀獎”;浙江省第xx屆戲劇節“優秀新劇目獎”,費鑫萍、洪燕琴、金莉萍分別獲“優秀表演獎”。“兩節”上所獲得的大獎為余杭小百花的發展史增添了靚麗的一筆。劇團將以《洪昇》作為新的起點為余杭小百花在今后的戲劇舞臺上再創輝煌而努力。
三、加強隊伍建設,健全規章制度
1、為了改善劇團的整體素質,加強隊伍管理,提升隊伍的戰斗力,劇團在原規章制度的基礎上,繼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調整了“綜合治理安全生產工作小組”并落實工作責任;調整了“藝委會”成員,按期討論藝術產生和演出質量;文化館和劇團黨支部實現了分離,劇團有了自己的黨支部,為更好地開展黨建工作提供了便利;劇團認真執行余杭區“五條禁令”的有關規定,全體演職人員都簽訂了“我承諾五不違”承諾書,全年度未發現有違禁令規定的情況發生。班子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和群眾測評制度,量化群眾對班子的滿意度;不斷強化團內各部門、崗位的工作職責,嚴格規定并實施團內演職人員的獎懲及考勤標準,為劇團走上規范化管理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2、為了充分發揮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的激勵作用,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演職人員隊伍素質建設,根據劇團實際情況,今年再次開展了“專業技術崗位競聘”工作,9位已有中級資格的同志競聘2個崗位,整個工作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效果顯著、群眾滿意。
最后聘用演員隊和樂隊人員各一名為中級職稱崗位。另外今年劇團開展了“單位中層干部競崗”工作,健全了“共青團支部”的班子力量,在選用干部上全面打破了身份的限制,真正體現“能上能下、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成效顯著,為劇團走上規范化管理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3、整頓隊伍,充實隊伍。對實習到期的學員進行業務考核,根據具體業務情況決定去留(4人中1人留用)。對原有合同工,單位根據其思想表現和專業水平確定合同續簽對象,并進行續簽勞動合同。
在工資、福利等方面也做了適當的調整,使之更加公平合理,極大提高了劇團演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充實隊伍方面,我們在加大劇團自身宣傳的同時,在全省范圍內引進優秀表演、演奏人員,繼續采用先試用后簽訂的辦法,做到積極穩妥地引進和使用(其中被引進使用的有2人)。
四、加強安全防范力度,全方位整改安全隱患
劇團始終把安全工作擺在“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壓倒一切”的.重要位臵,以“安全第一”的宗旨扎實工作,在確保劇團外出演出行車、運輸、裝拆臺、食宿等安全的同時,對團部公用場所、宿舍樓實施了全面的安全整改,20xx年共組織安全自檢12次,召開大會8次,對單位防盜設施、用水管道、墻面軟化、消防設施等安全隱患進行了全面整修,共投入資金47000元。此外,劇團嚴格實行 “控煙令”,對辦公場所、排練廳及倉庫所在地嚴禁吸煙,違者重罰,真正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另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大篷車自20xx年購買至今一直沒有上過牌照,這給百場下鄉演出帶來很大的不便,也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根據局領導的要求,今年8月份,劇團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辦理好了5年來沒有辦理的大篷車牌照及其他相關手續。大篷車的順利上牌,解決了百場下鄉演出期間的安全隱患,確保了下鄉演出計劃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