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清明緬懷革命先烈國旗下的講話學生發言稿(精選3篇)
2025清明緬懷革命先烈國旗下的講話學生發言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4月5日將是清明節。昨天,我校團委組織了兩個班級到我鎮烈士陵園掃墓。清明節的到來,我想很多人也要回家祭祖掃墓了。杜牧在《清明》的詩句中所說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說的就是每當這個特殊的時候,人們都會倍加思念已經死去的親人,心情難免傷感。今天在這提前補周一課的國旗下講話上,我要講的題目是《緬懷先烈繼承革命傳統》。雖然我校不具備周一升國旗的條件,但我們回到教室里都有國旗,當我們可凝視到烈士鮮血所染的國旗,不覺思緒又回到那艱苦崢嶸的歲月: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
今天,讓大家一起追回到我們舊州革命戰爭的年代。1934年12月25日,中國工農紅軍左路縱隊進入黃平縣境內谷隴,準備圍攻黃平縣城,26日,紅軍到達黃平縣城郊的尖山坡、五里橋一帶,向駐黃平的貴州軍閥王家烈的部隊發起進攻,指揮這場戰斗的是紅軍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參加戰斗的有張愛萍、楊成武、耿飚等將領。在濃霧迷蒙中,仗打得非常艱苦也非常激烈,連平時很少用的六零炮都用上了,從清晨一直打到晚上午夜時分才攻下黃平縣城,擔架上的三人團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隨中央軍來到了黃平。27日,紅軍的大部隊在黃平縣城得到了給養并整頓,28日,一軍團第二師協同左路縱隊三軍團攻占了舊州。
歷史的轉折是一個過程,而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往往是這一過程的焦點,不知是上蒼的安排,還是歷史的巧合,攻克黃平縣城這一天,恰是毛澤東41歲的生日。41歲,對于人生來說,是不惑之年的起始,是走向成熟的生命線。對于毛澤東來說,則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同時也是他走向輝煌的重要里程碑。
12月31日,根據軍委《關于各軍團縱隊31日的行動及其任務的部署》毛澤東隨干部團離開舊州西赴甕安。完成了他自己實現革命生涯轉折的黔東南長征歷程。
革命的大部隊走了,可留下的戰斗還在繼續,戰火的硝煙還在彌漫,老紅軍馬崇德在回憶他當年長征經過黃平時的一幕是:10名因受傷而掉隊的紅軍戰士在黃平途中艱辛地追趕部隊,有8名紅軍戰士被土匪殘酷殺害,一位病死在途中。在舊州北門街的烈士陵園你們均可見到烈士們光榮的英雄事跡:一九五零年三月,黃平境內的土匪特務與駐黃平、余慶、甕安等地整頓的國民黨八十九軍部分叛軍勾結一起,組織武裝x,在平息x的戰斗中,東坡鄉鄉長李慶元、浪洞鄉鄉長王省三、余慶的胡新明,還有舊州的保衛戰中犧牲的十一名戰士,在與敵人的英勇奮戰中,先后壯烈犧牲。同年的四月十四日,縣保衛隊指導員楊云福帶領兩個班的同志在地委組織部長王富海同志的帶領下,由四屏鎮(現在新州鎮)赴舊州鎮途經梨樹坳時遭數百名土匪伏擊,王富海、楊云福與全體戰士立即迎戰群敵頑強搏斗,終終因寡不敵眾,王富海、楊云福等十五位戰士壯烈犧牲,為黃平人民的翻身解放獻出了生命,如果大家走到東門村的紅軍長征紀念碑下,還躺著來自山東、陜西、湖北、四川、云南以及貴州思南、榕江、德江、獨山、松桃、甕安等地為舊州人民的翻身解放而捐軀的烈士們的烈士墓。
老師們,同學們,難道他們不知道生命的可貴嗎?不!他們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們深深懂得:在人民危難之時,作為一個中華兒女,拯救祖國是自己的責任,為了祖國的解放,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戰火中出生入死,監牢里堅貞不屈,刑場上大義凜然,戰場上浴血奮戰。他們用生命、熱血換來了華夏民族的新生。
英烈們雖打下了江山,但他們的事業還沒有完成。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依然貧窮落后。為了圓民族的強盛夢,讓先烈的理想變成現實,每個炎黃子孫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建設富強祖國的歷史重任。目前我國還窮,正因為如此,才需要我們來開拓建造一個美麗的家園。美國曾經也很窮,美國牛仔當年開發西部時也絕沒有可口可樂,但他們的后代沒有抱怨,沒有觀望,更沒有逃避和背叛。靠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他們富強起來了。清貧的中國正需要這樣的硬氣,繼承先烈遺志,實現先烈遺愿,我們唯有臥薪嘗膽,自強不息。誰不想自己的祖國日益強大呢?誰不想在走出國門時可以驕傲地稱自己是中國人呢?祖國是民族的根,愛國是民族的魂。世界上任何一個偉大的民族都把愛國作為自己精神的自信和力量的源泉。
時代的列車已駛進21世紀,新世紀給愛國主義注入了新的內涵。愛國不再變得虛無,愛國也不再化表現為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今天我們在這里講愛國,我想首先應該落腳在我們的愛工作、愛崗位、愛校、愛學習上,試想一個不愛自己工作的人,一個不愛自己學校的人,一個不愛學習的人、一個不愛科學文化知識的人,還能談得上愛國嗎?
當今的世界是高科技的角逐場,入世后的競爭將會一浪高過一浪。作為中華人民,作為我們是舊州兒女,尤其是當代中學生,更應積極地、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科學技術。這不僅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也是我們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但是知識做夢夢不來,伸手要不來,只有靠今天的努力學習,日積月累。同學們,今天的愛國就是努力學習,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梁;老師們,今天的愛校、愛崗敬業就是愛國的衡量。為祖國培養能夠撐起中華民族脊梁的曠世之才難道不是愛國的體現嗎?
應知學問難,在乎點滴勤,老師們,同學們,只爭朝夕,發奮努力吧,讓我們以優異的成績告慰青松下長眠的烈士們。
2025清明緬懷革命先烈國旗下的講話學生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下周日就是一年一度的父親節了。說起父親,同學們都很熟悉,畢竟我們天天跟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太熟悉不過了,但同學們,你們知道爸爸的偉大嗎?就好像母愛一樣,父愛也非常偉大,非常值得我們敬重。
生活中、我們更多的在贊美母親,贊揚母愛,很少談及父愛。高爾基說過:父愛就像一本震撼心靈的書,讀懂了這本書,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其實,在人類愛的長河里,父愛和母愛同樣偉大。同學們不妨仔細想一想。在你懵懂的記憶里,是誰整日里用寬大的手掌撐起你,是誰用粗硬的胡須親昵你,是誰用厚實的肩膀馱著你,又是誰整天跪在地上讓你盡享騎馬的樂趣?是父親,正是那無私無畏的父親。如果說母愛如水,柔美細膩、源遠流長;那么父愛一定如山,粗曠豁達、氣吞江海。難怪人們選擇一年之中陽光最熾熱的6月來過父親節,原來它蘊含著的是父親給予子女的最真摯、最火熱的愛。
大家回顧一下自己的成長歷程,教我們堅強、教我們自立、教我們樹雄心立大志的一定是父親,從這個意義上說,父愛如山。父親是勇氣和力量的源泉,是希望和信心的化身。尤其在做人,求學的歲月里,他留給我們的是堅強和忍耐、如同巨石山峰,能抵擋住風雨的洗禮,雷電的怒吼,波濤的洶涌。無論春夏秋冬,不管天南海北,我們在哪兒,父愛就延伸到那里。父愛還是一片寧靜的港灣,當我們失落時,他能給予我們信心,勇氣和力量;父愛更是一本書,當我們長大以后,再次打開它,一定會讀懂父親那顆最深沉、最熱烈的心。
母愛有聲、父愛無言,父愛可能就藏在憤怒的呵斥中,也可能藏在打你的巴掌里,無論它藏在哪里,我們一定要理解父親那深沉的愛啊!
我們的國旗下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2025清明緬懷革命先烈國旗下的講話學生發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來臨了,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邀明月共度春秋。
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樣的詩情畫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樣的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樣的如水似鏡。
在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當我們仰望蒼穹時,腦海中定會浮想聯翩。蘇軾吟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那份期待。李白唱出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那份思念。我們敬仰的人民科學家錢學森爺爺,在這月圓之夜凝望著天上的明月,立志要報效祖國!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學子在這美好的日子里,思念著親人、思念著家鄉,掛念著祖國;更有多少有志之士,在這美好的日子里,為了祖國的明天,為了人民的利益,放棄了與親人團圓的機會,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著……
中秋,一直被喻為有人情味,最富有詩情畫意的節日,這一天,天上的明月分外的明亮,分外的圓,所以又叫團圓節。晴朗的夜空中,一輪圓月如金輪玉盤,和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甜絲絲的月餅,共同遙祝著遠方的親人。那是滿嘴的甜蜜,滿心的溫馨,團圓的喜悅,溢滿了心房。那些飄泊在外的游子,也未嘗不在向著月亮,傾訴著那纏綿無盡的思念,心在飄零,卻永遠向著家的方向。
滿滿的月亮,滿滿的情,在這颯爽的中秋時節,祝愿老師、同學們中秋快樂!祖國安樂祥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