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不能干的六件事
而鮑伯迪倫會這么說,“答案在風中飄”。
個人英雄主義
人是解決問題的能動因素,在那些互聯網商業傳奇的背后,沉淀著的是一個充滿智慧與勇氣的團隊,從Google到Youtube,都證明了如今并不是一個單打獨斗的時代了。被業內傳為佳話的喬布斯與沃茲尼,當他們消耗掉第一筆種子資金以后,他和沃茲尼分頭去找阿塔里和惠普公司的老板,結果是碰了一鼻子灰。當時,喬布斯對沃茲尼克說:“我們應該自己開公司。”沃茲尼克是個老實巴交的技術型人物,他覺得喬布斯的想法簡直是瘋狂。但喬布斯最終說服了他。很顯然,如果沒有喬布斯果斷的商業判斷力,沃茲尼克的技術暫時也沒有了發揮之地,個人電腦的普及夢想就會遲到很多年。或許喬布斯說服沃茲尼克的過程正是商業洞察力與技術實力相合并的過程,喬布斯與沃茲尼克的攜手也是成就蘋果事業的重要基石。
在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定理叫做“經理封頂定理”,說的是一個企業的成就不會超過它的領導人,這個定理反映出人在作為企業發展中一個能動與重要的因素。而放大到創業中,似乎就可以理解成創業者的眼界、思維方式與性格特征決定了創業的成功與否。于是,在創業初期,要有意識結識你的同路人。與你在個性、能力上有所互補的合作者,是創業成功的一個砝碼。另外一方面,創業的過程或許是人類超越自身弱點的一次挑戰。我們都有一種美好的心愿,不希望讓自己的朋友失望,巨大的心理感召力會讓你克服眼下的困難,激發出你的無限潛能,所以說,志同道合的搭檔會是你事業成功的無價之寶。
資金膨脹
把一次解決問題的小小沖動變成一項能夠持續帶來利潤的事業,首先接踵而來的就是資金問題。對于大多數創業者來說,存在一種誤解,就是資金越多越好,但是現實情況卻并不是這樣。當創業投資超過百萬時,VC們就格外地謹慎,在短時期內他們經常是不置可否,于是你就不得不陷入與VC沒完沒了的糾纏。而那些你的競爭對手正在馬不停蹄地構筑商業上的新設想。
所以,對于那些想引入風險投資的創業者來說,建議最好很快地接受第一筆還算比較合理的資金。在這其中,要選擇那些規范、成熟的風險投資,他們不僅給你錢,而且會引領你的創意和企業一起朝前發展。如果,選擇那些缺乏行業經驗、甚至沒有風險投資素質的投資伙伴,陳舊保守的觀念下,還按照開小店的方式,提出種種要求與限制,目光短淺,只重視短期效益,往往會傷害到你的創意和企業,結果是得不償失。
所以,除了能夠提供的資金數目以外,風險投資的素質對于創業者來說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引入了風險投資也不是一件讓人盡可安枕無憂的事,不是說有了大把大把的鈔票就能把一切問題搞定。一手創建了Blogger的艾溫。威廉姆斯(EvanWilliams)把Blogger賣給Google后,又創辦了一個播客網站Odeo.很顯然,Odeo遠沒有Blogger成功。威廉姆斯在回顧創業經歷時,后悔自己過早接受了太多的風險投資,最初自己投資了7萬美元,后來Odeo被《紐約時報》頭版報道后,他沖動之下再次投資10萬美元。再后來,接受了來自CharlesRiver的100萬美元風險投資。威廉斯開始分心,公司開始膨脹。而另外一方面,他從風投那里拿走錢的那一刻,或許也就像是孫悟空帶上了緊箍咒,VC的錢是用來增值的,所以當他們把錢交給你時,他們就認為這個錢是開始工作與運轉了,時間緊迫,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董事會溝通,與媒體溝通,這樣的話,或許就會迷失自我,不能跟隨自己內心的想法,很難在方向上隨市場而改變。以錢的名義,似乎創業者成為了VC的雇員,在創業中陷入被動局面,這是應該警惕的。
漠視生意
如果,美味書簽的創始人沙克特只是寫了一個程序解決了自己處理大量鏈接的問題,其功能也不會惠及到這么多的用戶,也就沒有了這么多滾滾而來的收入。所以說,如何把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辦法擴大到更多的人解決問題的途徑,正是商業化的奧妙所在。創業的目的就是試圖捕捉到這種奧秘,為更多的人解決身邊問題。Myspace被傳媒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