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瓶頸何在
【心態】
認為只要開一個公司就會財源滾滾來。盲目創業是大學生創業的“通病”。
“一些大學生對于創業的認識過于理想化。”從事餐飲業的黃禺告訴記者,他曾經接待過一位有創業愿望的大學生,當時這位大學生希望用自己推廣餐飲加盟計劃的“點子”,尋求資金幫助,并認為這是一個財源滾滾的計劃,應該能夠成就他的第一桶金。黃先生說,這位大學生的遠景很好,但是從他的計劃書看,市場分析過于理想化,沒有考慮推廣所需的成本投入,對行業缺乏深度審視,對社會和大眾消費缺乏深刻了解。
當黃先生告訴這位大學生,他的計劃存在很多問題時,這位大學生表現出的竟是沮喪和怨氣。黃先生認為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心態。黃先生說:“創業需要理智而不是沖動,創業需要冷靜而不是狂熱。大學生有創業的熱情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們都應該給予鼓勵,但是他們也要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對市場有充分的了解,凡是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任何有創業愿望,或是正處于創業階段的大學生不可過于自負,應當接受別人對其原創的打磨。”
【經驗】
經驗是創業之初的大學生最欠缺,也是最需要的東西。
“對具體的市場開拓缺乏經驗與相關的知識,經驗不足,缺乏從職業角度整合資源、實行管理的能力,是大學生創業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已經在貴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學生創業園注冊的“天運成企業咨詢管理有限公司”經理劉憲東認為,經驗的欠缺往往是大學生創業的最大障礙。
劉憲東并不是一畢業就創業的大學生,畢業時他到溫州一家企業的培訓部任職,這段工作經歷讓他看到了大學生所欠缺的東西和需要的東西。他說,他的目標就是成為一個中國的職業經驗人,而他的公司則為缺乏經驗的創業者提供有關創業知識、創業經驗、團隊意識教育等服務。他說:“這是我的經驗,也是我們所有正在創業的大學生的深切感受。Yahoo初期就是引入了職業經驗人,才成就了今天的Yahoo,否則它或許至今都還是一個學生的想法。風險投資商更看重能有效組織產業資源的創業團隊,并不看好那些徒有想法的聰明人。”
在采訪中,不少大學生
創業者都表明與劉憲東有同樣的想法,他們認為,缺乏經驗的確是當前大學生創業的一大問題,但是也缺乏提供經驗幫助的機構。
【資金】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對于創業者來說,資金是最為重要的一環。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資金,再好的創新技術也難以化為現實的生產力。貴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一位負責人指出,當前大學生創業,資金是他們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他說,不少大學生的創業項目,都有不錯的創意,但資金卻成了一道檻,很多大學生創業者,為了吸引投資往往陷入誤區,如賤賣項目。而更多的人難以融資,只有讓項目冬眠最終死亡,有的能夠及時得到一部分資金,但后續資金卻難以維系。
他說,國家資金扶持政策也是有限的和有條件的,因此,對于尚處早期的創業公司來說,一方面要有理性的資金使用計劃,另一方面應引入一些真正有實力、能提供增值性服務、與創業者理念統一的投資者,哪怕是暫時放棄一些眼前的利益。
【教育】
創業教育的缺位,大學生對創業缺乏常識性了解和基本的技能認知。
貴陽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少大學生在咨詢創業問題時,問得最多的還是怎樣獲得扶持資金、能夠得到多少資金等,而對于創業所需的常識性問題,創業應具備怎樣的條件等問得較少,總是認為到了創業園,什么都可以解決,依然存在“等、靠、要”的依賴思想。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缺位。